第5部分(第1/4 页)
对于炒房行为,开发商却持与学者和民众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外地人会为楼市带来大量资金,活跃市场,是不可忽视的购买力,不应该受到政策的限制。部分城市由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对落后与其他大中城市在房价上形成落差,从而形成了获利空间,吸引外地投资者前来购买,这属于市场化的行为取向,因此没有必要限制外来购买力。更有开发商认为,如果炒房团大量购进的是别墅等高档住宅,则不会影响当地普通住宅的价格,从而不会给普通消费者的自住消费带来重大影响。
2、禁炒
随着炒房运动的逐级升温,各地政府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到了炒房对于房地产市场以及普通消费者利益的侵害,各地房价由于炒房团的作用而过快增长,炒房往往与未建先售、捂盘惜售、发布虚假信息等违规行为相伴而生,特别是一些中介公司违反规定,囤房吃“差价”,充当“炒房”先手。“炒房”还扩大了放贷量和银行的金融风险。因此,自2003年下半年年起,许多地方政府颁布了禁炒令,开始了反炒房运动。
2003年9月15日,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8项新的房产措施,内容包括对二手房交易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增加期房转让契税、增强租赁房税收征管,对购买高档住宅的高收入群体实行从高税率(即所购买或交易房屋如果单价在1万元以上或单套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的就要缴纳3%的税率。)。同时对按揭买房的首付比例由20%提高到30%~40%,对买第二套房产、高档住宅不再执行房贷优惠利率。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炒房的交易成本。新政策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04年4月1日南京市正式实施《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实施细则》,南京“禁炒令”的要点在于:
第一,严格商品房销售管理。未领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销售,不得接受购房者的认购,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定金和预付款。
第二,公示商品房房源信息。房地产市场管理部门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10日内,将许可销售房源信息在南京市房地产信息网上向社会进行公示,并按照契约登记情况及时调整未售房源信息。
第三,禁止炒房买号。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采取先认购后签约方式的,必须实行实名制,认购时购房者或其代理人必须持购房者的有效身份证明;未提供有效身份证明者,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接受其认购,认购后不得更改购房者姓名;认购协议签订两周内,房地产开发企业与购房者必须签订商品房买卖契约。
第四,期房限转。已办理了预售登记的商品房在未交付使用及领取房屋所有权证之前不得转让。对确系直系亲属间更名或同户籍成员之间更名的,经合同双方同意,须提供户口簿、结婚证或户籍管理部门的证明,报房产登记部门审批后方可更名。
同时,南京房管部门有关人士表示,该政策只是打击期房投机,并不禁止“付完首付、房屋交付后再转让”的正常投资。
面对全国各地抑制炒房以及相关舆论的压力,温州市委宣传部应市政府的要求,向温州各媒体下文,禁止以媒体名义组织购房团到各地炒房,并限制发布相关的广告进行宣传或炒作。但也有该市政府官员表示,投资者买卖房产是市场行为,进行集体投资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政府一是无权进行干预;二是即使干预也很难有什么实际效果,况且,这不符合法律程序。政府所能做的,一是尊重市场;二是进行理性的引导。
2005年4月30日建设部、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规定了自2005年6月1日起,国家将对个人购房不足2年即转手交易的行为加大税收调控力度;今后“炒地”行为、转让期房行为都将禁止。7月,国税总局发布《关于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从8月1日起,各地税局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强制性征收二手房转让个人所得税。最终给“炒房”行为下达的“国家禁炒令”。
随后,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北京市为例,在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三年开展对房地产市场的大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和开发商行为,2004年4月,就规定房地产经纪机构从事房屋租赁代理业务时,须通过指定银行代收、代付租金,并向其交纳不低于60万元的租赁代理保证金;2005年6月开始对购买不满5年的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