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译后记(1)
一九九五年我到南京读书,正赶上当年反映南京大屠杀的一个片子在南京上映,那就是吴子牛导演,秦汉和刘若英主演的故事片《南京大屠杀》。这片子算不得好,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不过当时看的时候确实有种切肤之感、锥心之痛,因为它就发生在我生活的城市,电影里确切提到的一些地点和路名就真实地存在于我周边。它以最切身的方式提醒我,我刚刚来到的这个城市曾承受过怎样的苦难。而且每年十二月十三日——一九三七年日军攻进南京城的那天——南京都会拉响警报。隆冬的江南,寒冷阴湿;斑驳的城墙,浑浊的长江水,衬着凄厉的警报声,那情景一直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里,难以抹去。南京有个“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我是直到将近三年后,知道自己就要离开这个城市了,才跟一位朋友一起去了一次,就当是完成任务,也是在隆冬。并不是我甘愿忘本,而是每次跟这种人类的浩劫直面相对,都需要有极大的勇气,都需要你从日常生活中暂时抽身出来,去感同身受,这对于自己的情感和良知都是种极大的煎熬。
正是出于这种原因,我一直都不敢去看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名片《辛德勒名单》,我怕受这种煎熬。一直到几年前,我在编辑生涯中碰上了原著小说,买下了版权,几经踌躇后终于决定自己来译这本书。感觉竟然好像有点“义不容辞”,就当是对自己在南京三年读书生涯的一个纪念吧。
《辛德勒名单》的原著小说出版于一九八二年,原名《辛德勒方舟》(Schindler’s Ark,美国版从一开始就叫《辛德勒名单》),荣获当年的布克奖和洛杉矶时报小说奖。作者托马斯?基尼利(Thomas Michael Keneally )一九三五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悉尼市,是整个澳洲知名度最高的作家之一,如假包换的“活宝”。(澳大利亚国家基金于一九九七年评选出一百位“民族活宝”'living national treasures',基尼利位列其中。)而且据说全澳大利亚只有诺贝尔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和他能单靠写作为生。这应该跟他的写作神速也有关,自一九*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惠顿某处》(The Place at Whitton)迄今,四十多年的时间内基尼利共出版了三十多部长篇小说,还有十几部纪实作品和四部剧本。他的《吉米?布兰克史密斯之歌》(The Chant of Jimmie Black*ith)、《来自森林的流言》(Gossip from the Forest)和《同盟者》(Confederates)分别于一九七二、一九七五和一九七九年三度入围布克奖短名单,终于在一九八二年凭《辛德勒名单》成功折桂;《带来云雀与英雄》(Bring Larks and Heroes)和《三呼圣灵》(Three Cheers for the Paraclete)分别于一九六七和一九六八年连续获得澳大利亚的迈尔斯?弗兰克林文学奖(Miles Franklin Literary Award),就在二○○八年他还刚刚获得本年度新南威尔士总督文学奖的特别成就奖(New South Wales Premier’s Literary Awards; Special Award)。
除了著作等身、获奖无数之外,略略翻检一下基尼利历年来的创作,你会大大惊讶于他创作题材的广博——表面看来简直就像一份报纸的国际新闻版一样丰富多彩而又杂乱无章(时间上上起中世纪,中经十八、十九世纪,一直到一战、二战、八十年代的地区冲突,地点则从澳大利亚到法国、美国,从非洲到中东一直到北极),简直无所不包。当然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写的基本上都是历史小说,或者以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或真实事件为依托——如《血红,玫瑰姐妹》(Blood Red; Sister Rose)重述圣女贞德的生平故事,《吉米?布兰克史密斯之歌》取材澳大利亚家喻户晓的戈文纳兄弟的故事,描写土著遭受白人压迫的题材,《招来云雀和英雄》则写白人最初来到澳大利亚的“本事”;或者将小说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当中——如《奥罗拉的牺牲品》(A Victim of the Aurora)将南极探险和一个经典的谋杀阴谋交织在一起,《来自森林的流言》、《炼狱季节》(Season in Purgatory)和《同盟者》则分别将故事放在一战、二战和美国内战的历史背景中。基尼利的创作题材虽说上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