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道。他母亲莎拉有一次说:“家里从来不谈钱……在我们生活的乡下,根本没有花钱的地方……他所有的书籍和玩具都是提前给他买好的。”她还说:“我们很少拒绝孩子的要求。”
即便他的父母曾经想教导儿子学习金融业务,也不清楚他们到底能传授给他些什么。他父亲詹姆斯在继承了遗产之后,由于一系列在南方铁路和穿越尼加拉瓜的运河上的糟糕投资,差点将那笔遗产损失殆尽。他母亲这边,外祖父沃伦·德拉诺靠向中国瘾君子非法出售鸦片,赚了点钱。“我不能死乞白赖地说鸦片生意是合乎道德的,或者是慈善性质的。”德拉诺这样说道,但他坚持做这个生意,即便在中国政府为阻止鸦片生意而宣战以后。德拉诺最终退隐到纽约的公寓以后,他那些所谓合法的投资看来并不比詹姆斯·罗斯福的投资强多少。因为现金短缺,德拉诺重操旧业,又贩卖起鸦片,在这期间,年轻的莎拉跟家人一道在中国待了好几年。
第二章 罗斯福的政治手腕与野心(2)
1865年到1910年,美国成了世界上头号工业大国。但尽管罗斯福一家继承了大笔财富,他们在这期间的财产却几乎没有发生改变。而其他人(常常是穷人,有时甚至是移民)却甘冒风险,使美国的铁路、石油和钢铁产业独步天下。比如,纽约的一个荷移民兰家庭就出现了科尔内留斯·范德比尔特,他后来控制了极红火的纽约中部铁路的生意,成为全国首富。移民托马斯·迪克松,开始只是个赶骡人,后来成了制造业大王和特拉华与哈得孙铁路公司的总裁。詹姆斯·罗斯福做过特拉华与哈得孙铁路公司的副总裁,跟上述两个人都共过事,更准确地说,在这两人手下都干过。托马斯·迪克松是老板,文质彬彬的罗斯福从这样一个没受过教育的移民老板那里接受指令时,一定非常恼火。范德比尔特的孙子搬到附近以后,曾经邀请罗斯福到家里共进晚餐,却遭到了拒绝。罗斯福对其妻子解释说:“如果我们接受了邀请,我们就得回请他们。”
年轻的富兰克林很喜欢这个故事,常常兴致勃勃地讲给别人听,但他不像自己父亲那样势利。虽然正如埃莉诺·罗斯福所说:“富兰克林跟与自己社会地位有悬殊的人在一起时,很难放松。”但在政治上,他逐渐掌握了一套说服并领导那些生于贫贱家庭的人的高超技巧。
在海德公园的豪宅里那种受庇护而且安全的环境中长大的罗斯福,被送到格罗顿的预科学校,后来上了哈佛大学。他在这两个学校都曾苦苦挣扎,有过诸多的不快。从格罗顿毕业数年以后,他自己说:“我总觉得与那格格不入。”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并“不优秀”(校长的评语)。体育方面,他并没有太用功,所以也没有赢得同学们多少尊敬。他告诉埃莉诺,在那里他多少“有点像个局外人”。他没能加入足球队;他加入了一个“新组建的名叫BBBB的棒球队(意为‘蹩脚男孩棒球队’)”,据罗斯福讲,该队吸收的“大约都是学校最差劲的球员”。后来他选修了拳击课,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拳击比赛中,当着同学的面,罗斯福不到两个回合就被击倒在地,颜面尽失。胜者富勒·波特后来说:“我不明白富兰克林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他在学校里的表现一贯不好。”
罗斯福在哈佛的表现,一如在格罗顿。他还是没能加入足球队,而是被分配到拉拉队。他的成绩平平,一般是C或者C+。他试图不写家庭作业,远离做研究的学术圈子,而是专注于俱乐部、政治辩论和新闻业相关的社交和政治圈子。他的成绩同样也是优劣参半。他被有名的社交俱乐部“飞翔”接收为会员,还做过校报《红色校旗报》的编辑。但当他申请加入哈佛最古老、最精英化的坡斯廉俱乐部时,遭到了拒绝。由于他父亲曾经是该俱乐部的会员(泰德·罗斯福及其两个儿子也是),所以这对他的打击一定很大。15年后,他对一个亲戚说,被坡斯廉俱乐部拒之门外,是“我生活中最重大的挫折”。沃德,《号声之前》,第215、236页;戴维斯,《富兰克林·D。罗斯福》,第129…167页。不过,该俱乐部的会员都是未来的企业家、银行家和公司律师,而罗斯福却是未来的政治家。
罗斯福年轻时就野心勃勃,他对自己的期望与在学校的表现之间的差距也十分在意。有时候,他用含糊其辞、夸张和小谎言等手段来掩饰自己的失败。他胡编乱造的习惯是何时形成的,已经无从考证,但在格罗顿上学时,这个习惯就已经很严重了。比如,有一次他参加100名同学的赛跑,成绩很差,他就对父母说自己排名第四……他知道自己的谎言不会被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