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越帮助崇祯挽救大明小说 > 第115章 朕欲以金帛,重振士气!

第115章 朕欲以金帛,重振士气!(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不良人之拯救意难平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远东新纪元1630荒野种地,把自己种成了护国将军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坐断满江红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异域使命新楚殖民大明穿越成为大乾五皇子猎人:红蓝手开始的红眼病揍敌客大秦:开局祖龙先祖曹操请登基,皇帝我不当了崩铁模拟:乱破居然变成了病娇港综:开局召唤极限战士兵临城下之大汉再起!

西山军营内,将士们因崇祯圣驾亲临,雀跃不已,帝心甚慰,恍若归家。

“自今始,厉兵秣马,与朕并肩,共赴大明辉煌!”崇祯帝策马扬鞭,壮志凌云,声震四野。

“誓死追随,肝脑涂地!”一将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其声如洪钟,引领群英响应。

崇祯帝目视此人,英姿勃发,却似初见,遂问:“壮士何名,如此豪迈?”

将官闻言,激动难抑,单膝跪地,答曰:“末将左良玉,愿为陛下前驱!”

帝微微颔首,未多言,策马巡营,与将士共叙。

左良玉心中暗忖,陛下之意,莫非有深意?一时摸不着头脑,却也更加坚定了效忠之心。

随后,崇祯帝与周遇吉归营,解阎王随行,锦衣卫严密护卫,虽非帝愿,然内外压力使然,不得不从。

“京营近况,卿可细说。”帝卸甲归座,解阎王适时奉上香茗,周遇吉则咽唾汇报。

“营中兵士,新旧混杂,战力参差。尤以归营卫所兵,虽数众,然体质、军纪皆劣,近乎农夫。”周遇吉言辞间不乏忧虑。

帝闻之,沉吟片刻,深知兵贵精不贵多之理。遂命周遇吉严加训练,遴选精锐,将总兵额控制在十万之众。

至于卫所将官,帝意已决:“撤销卫所,将官编入京营,以考核定去留。月余为期,不合格者,无论将卒,一律遣返。”

此令一出,周遇吉虽面露难色,却也知此乃整顿军纪、强军之必行之路。

崇祯帝之训练计划,严苛异常,集古今兵法之精髓,负重奔袭、武技火器,无所不包。意在锻造一支铁军,以图大明复兴。

周遇吉领命而去,心中暗自盘算:此番整训,必将淘汰冗弱,留下精兵强将。而那些为避兵役而故意懈怠者,终将无所遁形。

如此,西山军营内,一场轰轰烈烈的整军强兵之役悄然拉开序幕,大明王朝的复兴之路,亦由此而始。

周遇吉洞悉时局,当崇祯帝废除卫所制,并释放军户之时,犹如春风化雨,却也让昔日战士心生脱缰之念。昔日尚可磨砺剑锋,今朝一纸还乡令,军心涣散,谁人再愿披甲执戈?

崇祯帝眉头紧锁,改革之路,实乃牵丝扳藤,古人之言,字字珠玑。仅动军户一隅,便波澜四起,乱象纷呈。

兵不愿战,农不思耕,匠不恋技,幸而户籍之网未全破,否则乾坤颠倒,秩序难存。

此皆儒家之弊,人为划分贵贱,军旅、农耕、百工皆被视为末流,卑贱之名,饱受冷眼,令朕欲解其困,亦感力不从心,实乃可叹可恨!

崇祯帝面色阴晴不定,良久,方如拨云见日,决然道:

“朕欲以金帛,重振士气!”

……

寻解之道,可有捷径乎?诚然,有之!崇祯帝手握财政之钥,钞能力非同小可。

五千载悠悠历史,恒久不变的铁律:于法度之内,财富多寡,即为能力之镜,金钱铺就尊荣之路。

崇祯帝囊中羞涩乎?非也,国库尚存亿两白银,此非贫也,乃待时之富。

“朕欲厚赏三军,饷银倍增,不信无人愿为朕效命疆场!”崇祯帝掷地有声,壮志凌云。

“速遣使节,谕外务府曹化淳,广而告之:从军非卑,薪俸丰厚,且能扬名立万,光耀门楣!”此言一出,周遇吉心中暗喜。

士卒何以怯战?非惧生死,盖因酬劳菲薄,地位卑微,兼受世人冷眼。崇祯若真行加薪之举,士气必如烈火烹油,训练再苦亦甘之如饴。

“臣遵旨!”周遇吉心悦诚服,领命而去。

“陛下,勋贵子弟之事,当如何处置?”周遇吉又询。

“勋贵亦应同袍泽,无功不受禄,将领之位,岂能以祖荫得之?且报来,除英国公后嗣,还有哪些名门之后?”

非尽勋贵皆如朱纯臣之庸碌,六十五家勋爵中,三十二家因税田之事遭贬,十九家顺服,然仅十四家真心送子从军,此等觉悟,崇祯帝亦感欣慰。

“黔国公沐天波之昆仲沐天泽、沐天润,远道而来,其志可嘉。”周遇吉细数名单。

沐天波,南疆之盾,年方十八,其先祖沐英,马皇后义子,随太祖征伐,忠心耿耿。沐家世代守滇,直至大明陨落,其忠烈可鉴。

至于《鹿鼎记》中沐家反清复明之事,乃小说家言,非历史之实。

“新乐伯刘文炳、刘文耀兄弟亦在列,共计二十六子弟。”周遇吉续报。

新乐伯非世

目录
我的神级支付宝漫威之铁盾新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