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1/4 页)
“那个时候,二房的老祖宗带着家祖在外做官,二叔祖在家里刻苦攻读,闲暇之余指点家里的孩子读书字;励叔祖掌管家中庶务,生意兴隆。两房之间犹如一房。日子过得亲亲热热,红红火火。重振家声仿佛就在眼前了。”
程池说着,撇了撇嘴:“可惜好景不长!壬子年,也就是建隆六年的夏天,二房的大老爷程沂刚过完三岁的生日,励叔祖去淮安拿盐引,因夹带着私盐,船吃重,在路过淮安巡检司的时候被漕帮的人坏了事,双方起了争执,械斗的时候他被漕帮的人杀死。”
周初瑾嘴角翕翕,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程池说到程列让程励接管七星堂的时候她就有预感,觉得程励的死可能和江湖纷争有关系。
佛祖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程励的死,是程列的贪婪种下的因。
而现在,掌管七星堂的,应该就是池舅舅了!
不然他也不会一身劲装出现在驿站了,不然他也不会箭如流星了,不然他也不会和萧镇海认识了……
可她认识的池舅舅,是个会审时度势、果敢取舍之人,又怎么会留恋这些于他连鸡胁都算不上的身外之物呢?
这是不是就他前世离家出走的原因呢?
周少瑾想想就觉得心痛。
她的手不禁轻轻地覆在了他的手上。
池程朝着她微微地笑了笑,反手把她的手攥在了掌心。轻声道:“江湖人讲义气。重传承,可也是个用拳头说话的地方。二房的老祖宗这才知道,原来想掌管七星堂,不仅要有出身。还得要有拳头。
“可他知道的太晚了。
“丢了独子的性命。”
既然如此。为何不趁机散了七星堂呢?
周少瑾在心里思忖。又觉得事情可能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样简单,觉得应该听程池继续说下去才是。
“二房的老祖宗白发人送黑白人,望着年幼的沂从兄。二房的老祖宗悲伤得不能自己。
“我们家老祖宗却是个心思单纯,觉得再好的生意也不如人命贵重,劝二房的老祖宗结束七星堂的生意。
“二房的老祖宗不同意。
“两人为此不欢而散。
“我们家老祖宗得了秦总管父亲的提示这才知道,原来七星堂每年都可以为程家带来不菲的收益,二房的老祖宗能这么快地在朝中站稳脚,除了制公名在外,与他有银子打上下的点不无关系。”
“而那个时候家祖在朝中做官,二叔祖没有习过武,三房与长房二房有仇,四房又是个病秧子,五房顽劣不堪,家父和家叔已是少年秀才,二叔祖家的汾叔父年纪还太小,我还没有出世……算一算,程家居然没有一个能接手七星堂的。”他不无讽刺地道,“当然,就算程家有人能接手七星堂,如果这个人选二房的老祖宗觉得不满意,程家恐怕还是没有人能接管七星堂!”
周少瑾没有说话。
池舅舅心里肯定有很多的怨言,而这些怨言却无法宣之于口。
这种痛苦恐怕不知道会不会时常的噬食着他的心!
周少瑾乖乖地坐在他的身边,任他握着自己的手。
“所以二房的老祖宗决定让秦总管的父亲代表程家暂时接管七星堂的时候,我们家老祖宗保持了沉默。”
说到这里,程池神色突然变得冷峻起来。
周少瑾的心也跟着紧紧地提了起来。
“二房的老祖宗上次忘记了江湖上是讲拳头的,这次则忘记了江湖上是讲传承的——秦总管的父亲虽然武艺高强,名义上却只是程家的一个仆从,试问有谁会服从一个仆从的管束?”
“出了什么事?”周少瑾没能忍住,脱口而出。
程池看了她一眼,眼角隐隐有些血丝。
他沉声道:“建隆十六年六月,也就是励叔父去世的第十年,七星堂在崖山祭拜制公之时,广东花家首先发难,质问秦总管的父亲的资格,觉得程家派秦总管的父亲代管七星堂是对他们这些七星堂长老的侮蔑,要求程家子嫡出面解释。
“秦总管的父亲知道他们只是以此为借口,想出反七堂星。
“这个时候,只有拳头才是道理。
“他带着自己的两个侄儿和六个侄孙和那些人鏖战一天一夜,最终虽然压制住了七星堂的那些人,却死了两个侄儿四个侄孙。”
那些人可是秦子平和秦子安的叔伯兄弟!
周少瑾想到亲切友好的秦子平,面冷心热的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