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故里童年
家在云南一个小盆地里,当然于初中地理课上学到“盆地”这个词之前我并没感觉过这土地是盆的形状。
盆地中心是个慵懒的小镇,歪歪斜斜的街道坑洼泥泞,街道两旁的小商店一如即往地维持着同一个模样,十多年来似乎从未打算做出半点改变。镇子中心的十字路口有家新华书店,在我有记忆时它就站在那了。初中时常会去书店走动走动,却从未从中购得一书,店中的书和这个小镇一样,固执陈腐。如今店顶漆红的店牌已在风雨中退了颜色,每天依旧会有三两放学的学生于回家的路上习惯性地进店转一圈,这或是小镇上唯一有点文化气氛的地方了。每到周三赶集的日子,四下的人们便都收拾打扮一番赶到镇上来。于是本就不宽敞的街道上黑压压晃动起了无数的人头。卖毛衣、铁锄铁锹、鼠药等各色杂货的小摊贩们便拉开了嗓子眼儿要喝起来。道旁的空地上则有人搭了棚摆了桌卖米线、烤洋芋、烤豆腐。更有远处山上的苗人,于天还尽黑时就起来,用竹篓背了满满的野生菌,步行几个小时来到镇上,在路旁将菌子分堆放了卖给赶集的人,然后买了油盐酱醋,再步行几个小时回山里去。
小镇四周是大片大片的田野,三三两两的村落点缀其间。在插上了水稻的时节,被田径切割得方方正正的绿便向着远方的山峦绵延开去,然后在秋天洒变一地的金黄。秋收喜庆而热烈,男人女人们拎了镰刀在田间一字排开,说笑着割将过去,一两个壮实的男人则将割下的稻穗撸到一个大木盆边,举起再甩下,将稻穗上的谷粒磕落在盆里。收割完毕,则由稻田的主人家做东,男男女女地簇拥着到主人家里吃喝一顿。
村落里的房屋是原始而天然的,用木材构架,土方筑墙,屋顶铺上青瓦。村里扭曲的小巷边茂盛着翠绿的青草,沿着小巷走去总能发现牲口的畜圈和简陋的厕所,人畜的粪便是冬春季节田间施肥的好料。
村里几个穿着蓝衫年近古稀的老人喜欢在黄昏时拎了个草墩挪趁到村口坐下。从田间晚归的人们路过时便礼貌地向老人们打声招呼,当然老人们耳朵已经不好使也疲于开口说话了,他们只眯了眼笑着,安闲仿若世事已和他们无关。
盆地上有条不大不小的河笔直地横过,和小镇做了个精确的相切。在旱季河水并未能壮实到足以吞没整个河床,河水以河床三分之一的宽度深深浅浅地流过,这是村里的孩子们午后游戏的天堂。当然欢笑意味着代价,几乎每年都有小孩溺死在河里,人们传说这是河鬼作怪,可每年依旧有无数的欢笑在河面回荡,死亡镇吓不了孩童对快乐的向往。妈妈则是严令禁止我去河里游泳的,至今仍引为童年的一大憾事。但我于这条河却有着另一番情缘。
盆地里的夜静得怕人,小时的我独自是不敢出家门的。但和爸爸去河里捕鱼的夜晚就变得可爱欢快起来。爸爸左手提盏明亮的汽灯蹑手蹑脚地跨进河里,俯身探照河底安睡的鱼,然后右手的鱼插就快捷而准确地插下去了。我则常常担心地握紧了小拳头,我想那鱼眼睛明明还睁着呢哪就睡了。于是在爸爸一次次的命中后我得出了一个聪明而自豪的结论: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
在河快流出盆地的山涧处架有座可称古迹的单拱古桥,桥体已歪斜却依旧稳固,石缝里串生着丛丛的杂草。桥一头山坡上的树丛中隐匿着几座威严的庙宇。由于地处偏僻,平常日子少有人至,但每到节庆的日子,求平安的人就沿路放着鞭炮而来,进庙里恭恭敬敬地磕了头捐了香火钱又满怀希望地回去。
这就是我的家乡,更确切地说是我童年时代的家乡。
盆地四周的山峦终究敌不过经济时代的浮躁,家乡正一点点地改变着。一座座小洋楼拔地而起,摩托车替代了破旧的自行车。小青年们染了头发穿着拉风的牛仔骑着摩托沿河岸飞也似的驰过,带起一路的沙尘。我说不清这改变该喜该忧,盆地里的人们似乎越来越富足也越来越忙碌了。
2003年,也是我即将离开小盆地去县城上高中那一年,河里组装起了第一条大型淘沙船,然后第二条,第三条……机器轰鸣而起,把河床翻了个底朝天,河水泛起了沙土的污浑,机器的油沫团团而下。
仿佛一夜之间,清澈的河水满河的游鱼消逝得无踪无影。
爸爸再也没机会到河里插鱼了,也不再有孩子在河里嬉戏,于是连死亡也无法镇吓的欢笑终究在机器的轰鸣中消散。
童年的故里,故里的童年。
远了。
高中时学校对门有条小吃街,当夜静静的来临,一间间的小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