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部分(第1/4 页)
她猜到父亲与丈夫一定已遭水盗毒手,这世界上只剩下她一个孤苦伶仃的弱女子了!
顿时,她觉得生趣全无,想索性投江追随亲人而去。
可她转念一想,自己若一死,那些杀亲仇人便可逍遥人世,无人追究;反正是一死,不如留待此身,先设法报仇雪恨。
想到这里,她银牙一咬,擦干了眼泪,用坚定的复仇信念支撑着自己站起来。
柔弱而坚强的谢小娥,从此踏上了艰辛而苍茫的复仇路。
要复仇,首先要知道仇人,可谢小娥心中没有一点线索,不知从哪里做起。
开头,她漫无目标地一路乞讨漫游,不知不觉地来到上元县妙果寺。寺内净悟尼师对这个灵慧的女乞儿十分怜悯,把她收入寺中。
谢小娥暂时有了一个栖身之地。在寺中,她天天烧香拜佛,虔诚地祈求神灵,指示仇人姓名。
一天黄昏,她跪在佛前,沉入半梦半醒的状态,朦胧间听得有一细微却又清晰的声音传到耳中:“杀你父者,车中猴,门东草也;杀你夫者,禾中走,一日夫也。”
谢小娥猛然惊醒,牢牢记住这两句话。
“车中猴,门东草,禾中走,一日夫。”小娥反复念叨着这两句话,却百恩不得其解,但她坚信着神灵的指点。
于是她把这十二个字写在一个纸牌上,离开妙果寺,四处云游,只想遇上高人为她解开谜底。
她沿江东下,一路乞讨,历尽风霜坎坷,一直走到建业——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仍然没得到确切的答案。
元和八年春天,江西从事李公佐,因公事来到建业,顺道到瓦官寺拜访僧友。
闲聊时,僧友告诉他:“前日有个江西来的乞女,手持十二字之谜,到寺中求解。我等斟酌再三不得其要,倒真是个难题!”
李公佐听了大感兴趣。
他本是个热心又多智的官人,听到有此奇谜,当即向僧友问了那十二个字,就在僧房里低头思索起来。他心想指画,沉吟半晌,猛然茅塞大开,悟出了其中含义。
于是,李公佐让僧友派寺中小厮,到市中找来正在执字牌求解的谢小娥,对她说:“我已得出你的谜底,但你要说明原由,我才能告诉你。”
谢小娥听说有人已解出谜底,心中激动不已,立刻含泪诉说了自家的经历和十二个字的来由。
说罢叩头如捣蒜,泣不成声地恳求官人赐给谜底。
李公佐对眼前的小女子深表同情,当下仔细给小娥解释了这十二个字的含义:“杀你父亲的人,名叫‘申兰’;杀你丈夫的,则叫‘申春’。
因为‘车{繁体}中猴’,车字去掉上下各一横,就成了‘申’字;而十二生肖中猴为申,所以这三个字就是‘申’字。‘门东草’的草下有门,门中有东,是‘兰’字。
‘禾中走’意为穿田而过,仍是‘申’字;至于‘一日夫’,‘夫’字上加一横,下面再添‘日’字,不就成了‘春’字?
这样,‘申兰’与‘申春’的谜底,就昭然若揭了!”
李公佐分析得入情入理,小娥跪地再拜称谢,然后含泪离去。
于是,谢小娥又开始返回江西,寻找仇人申兰与申春的下落。
为了行动方便,她索性女扮男装,打扮成一个为人帮工的小伙计,混在江湖中谋事的人群中,一来便于打探消息,二来可以糊口谋生。
浔阳是当时长江中游的重要通商口岸,南连庐山,北接长江,占据江湖之口,为东来西往的客商云集之地。
谢小娥心想:(先在河阳谋一落脚之地,以便从四通八达的商贩口中,探听一些仇家的线索。)
主意打定,谢小娥便在浔阳停留下来,天天在市面游荡,希望能受雇于某家客栈或商号,以便安宁下来,再进行下一步计划。
这天路过桥头,小娥看到树杆上有一红纸招贴。
走近一看,是一家商号招帮佣的启示,再看署名,竟是小娥心中念过一万遍的两个字:申兰!
小娥只觉心中怒火顿起,于是循着招贴上的地址,找到了那家商号。
主人申兰,是个貌似慈蔼、身体微胖的中年人。
但仔细察看,便可觉出他眼光机警而暗藏凶光。
第四卷:纵横天界(完结篇)第七百四十章 手刃大盗报深仇
小娥心中已认定眼前的就是杀父仇人,然而报仇时机未到,必须先沉住气。
她装作十分恭顺的模样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