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1/4 页)
�炊��
像官僚。 比如他在投降后,就马上马不停蹄地开始送礼,从熊文灿开始,每个月都要去孝敬几趟,而且他还喜欢串门,联络感情,连远在京城的诸位大人,他也没忘了,经常派人去送点孝敬,所以每次有什么事,他都知道得比较早。 此外,张县长还很讲礼数,据某些史料讲,他去见上级官员时,还行下跪礼,且非常周到,具有如此天赋,竟然干了这个,实在选错了行。 古语有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张县长的心,似乎也差不多了,从上到下,都知道他要反,只不过迟早而已,比如左良玉,曾多次上书,要求解决张献忠,还有阮知县,找
熊文灿讲了几次,熊大人没理他,结果气得阮大人回家自尽了。 总之,无论谁说张献忠要反,熊文灿都表示,这是没可能的,张献忠绝不会反。 对此,许多史料都奋笔疾书,说熊大人是白痴,是智商有问题。 我觉得这么说,是典型的人身攻击,熊大人连忽悠都能玩,绝非白痴。他之所以始终不
相信张献忠会反,是因为他不能相信。 我相信,此时此刻,熊文灿的脑海里,经常出现这样一番对话,对话的时间,是两年前,熊大人刚刚接到调令,在以找死的觉悟准备赴任之前。
对话的地点,是庐山。对话的人,是个和尚,叫做空隐。
熊文灿找到空隐,似乎是想算卦,然而还没等他说话,空隐和尚就先说了:
“你错了!(公误矣) ”
怎么个错法呢?
“你估量估量,你有能搞定流贼的士兵吗?(自度所将兵足制贼死命乎)
“不能。 ”
“有能够指挥大局,独当一面的将领吗?(有可属大事、当一面、不烦指挥而定者乎)
“没有。 ”
按照上下文的关系,下一句话应该是:
那你还干个屁啊!
'1757'
但空隐毕竟是文明人,用了比较委婉的说法(似乎也没太委婉):
“你两样都无,上面(指皇帝)又这么器重你,一旦你搞不定,要杀头的! ”
熊文灿比较昏,等了半天,才想出一句话:
“招抚可以吗?”
然而空隐回答:
“我料定你一定会招抚,但是请你记住,海贼不同流贼,你一定要慎重! ”
这段对话虽然比较玄乎,但出自正统史料,并非杂谈笔记,所以可信度相当高,空隐提
到的所谓海贼,指的就是郑芝龙,而流贼,就不用多说了。 他的意思很明确,熊大人你能招降海上的,却未必能招降地上的,可问题是,熊大人只有忽悠的能耐,就算海陆空一起来,他也只能招抚。外加他还收了张献忠的钱,无论如何,
死撑都要撑下去。 死撑的结果,就是撑死。 张献忠之所以投降,不过是避避风头,现在风头过去,赶巧清军入侵,孙传庭和洪承畴两大巨头都到辽东,千载难逢,决不能错过。
于是,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正当崇祯兄收拾清军入侵残局的时候,张献忠再次反叛,攻占谷城。
谷城县令阮之钿真是好样的,虽然他此前服毒自尽,没有死成,又抢救过来了,但事到临头,很有点士大夫精神,张献忠的军队攻入县城,大家都跑了,他不跑,非但不跑,就坐在家里等着,让他投降,不降,杀身成仁。
很明显,张献忠起兵,是有着充分准备的,因为他第一个目标,并非四周的州县,而是曹操。 以曹操作为外号,对罗汝才而言,是比较贴切的,作为明末三大头领之一,他很有点水平,作战极狡猾,部下精锐,所以张献忠在起兵之前,先要拉上他。 罗汝才效率很高,张献忠刚反,他就反,并与张献忠会师,准备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奋斗。
顺道说一句,张献忠同志在离开谷城前,干的昀后一件事,是贴布告,布告的内容,是一张名单,包括这几年他送出去的贿赂,金额,以及受贿人的名字,全部一清二楚,诏告天下。
不该收的,终究要还。 我没有看到那份布告,估计熊文灿同志的名字,应该名类前茅。但此时此刻,受贿是个
小问题,渎职才是大问题。 '1758' 熊文灿还算反应快,而且他很幸运,因为当时世上,能与张献忠、罗汝才匹敌的人,不
会超过五个,而在他的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