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民国风景》自序
《民国风景——文化名人的背影之二》是《曾经风雅》的姊妹篇,读者只要一看书名,便知他们同姓同宗。我希望并相信喜欢姐姐的人,也会喜欢妹妹。
记得“风雅”出版后,一位不肯明示身份的年轻读者打电话给我,说我的书是扫盲课本,说我是扫盲教师。我听之一愣,问此话怎么说。他说你写的人物我们年轻人都觉得陌生,以前我们只知道五四运动,哪知道罗家伦、傅斯年……褒乎?贬乎?我不介意,只觉得这个比喻真好玩。
感谢读者朋友的关注,“风雅”在半年内印了3次,真令我高兴。诸多师友和读者给我不少热情的鼓励、中肯的建议或意见。八十高龄的孙法理先生通览全文,为我指谬匡正,令我感动。他希望我“一路写下去”。我不敢懈怠,以“不叫一日闲过”自律,在耕耘两度春秋后,收获了《民国风景》这片旧时月色。
关于这本书的名字,有人建议我起得开放点、响亮点、刺激点,以争取卖点。在“书卖一张皮”的当今,这不失为一种攻略。我思虑再三,不敢采纳。因我笔下的人物,几乎是清一色的文人。人文关怀是他们的本务,不媚不俗是他们的风骨,温润儒雅是他们的特质,书名起得冲淡些、平和些、书卷气些或更为宜。凌志兄点拨我:既然计划以《曾经风雅》为基调,分3部写100位人物,书名在形式上何不做一个整体的构想,相互呼应一下呢?我觉得有道理,于是冠以《民国风景》。
人,自然包括伟人、名人,都不过是偶然窜入历史长河的一尾小鱼,生命的短暂与能量的微末,犹如水面泛起的一朵浪花。即令我的传主们,有不少享有百年人生,在事业上也有不俗的建树,甚而是辉煌,也不过是岁月记忆中的一个脚注,历史长卷里一枚书签而已。不过,脚注是历史学家不能忽视的,书签是可资把玩的,那浸染春雨秋霜的书签就更值得玩味了。方寸天地可窥大千世界呢!
本书写了多位民国人物,不妨依齿序摘要介绍前6位传主:有说国民党是“破毡帽”,共产党是“电灯胆”的民国*、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敢把大勋章当扇坠,站在总统府门前,吆喝袁世凯“出来!”的章疯子(太炎);“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的诗人、书法家、国民政府检察院长于右任;傲睨万物、目空千古、骂遍同列、酗酒丧命的国学大师黄侃;即是明天要死,也要把今天该做的事做完的实干科学家丁文江;不因政治忘哲学,不因哲学忘政治,批评国民党、攻击共产党,非黑非白的张君劢。以及仁者胡适,“闲话”惹得一身骚的陈西滢,一黄土掩*的袁昌英,“花落人亡有人知”的苏青,留得残荷听雨声的石评梅、高君宇等。而我要特别推荐的是写杨宪益夫人戴乃迭的那篇《“对不起,谢谢!”》。
有人质疑我专做“翻案”文章。我要说我只不过是,曾有人把汗衫说成短裤,我现在把短裤说成汗衫或修改了尺寸而已。
我努力告诫自己,决不因钩沉某人而故扬其善、故隐其恶。我只据占有的史料,力求把人物写得丰满些、鲜活些,还他庐山真面目罢了。吴稚晖一辈子玩世不恭,蒋氏父子都尊之为师。吴为联手汪精卫*,不惜老脸向小他10岁的汪下跪,足见其对蒋的愚忠与反动。他一生3次下跪,值得玩味的是没有一次下跪是为自己!章太炎在袁世凯面前器宇昂轩,是“神”,但在孔方兄面前,他是“人”,一个未能免俗的人。于右任虽是廉政、清明的君子,诗酒*的名士,然寻花问柳之俗亦未能免。黄侃骂人恶名在外,但他事母至孝,兵荒岁月竟背着老母的棺木颠沛流离,感人至深。丁文江致他弟弟的那封拒开后门的信,那种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操雪精神,岂止教我辈汗颜!毕生为中国服务的英籍女士戴乃迭的命运,又让人感慨何止万千!
倘若本书能作为一枚小小的“书签”,夹杂在你的藏书之中,分享你阅读的一份时光,那将令我感到无限的欣慰。
我本是一个大海拾贝者。本书征引、参考了诸多前辈以及当代学人的文字资料或照片,光增了篇幅;一些传主及其家属(杨静远、陈小滢、海婴、潘乃穆、顾慰庆、郭君陵、赵蘅和陈虹等)给予大力的支持,我谨向他们三鞠躬。曹凌志先生,对拙著的创作自始至终予以密切的关注、支持;东方出版社慨然接纳书稿,赵立小姐在编辑工作中付出了许多辛劳,我向他们拱手致谢并欢迎读者、方家指正。
二○○八年岁末 南京成贤街寓所
零缣断简话黄侃(1)
国学大师章太炎为“阐扬国故,复兴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