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猿臂善射(第1/2 页)
太史慈带着人爬上了王府山顶,站在高处,俯瞰着下方的宛城。他瞪大眼睛,仔细观察着宛城的每一处细节,试图寻找出敌人的破绽。
太史慈聚精会神地凝视着宛城的布防情况,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如何突破敌军的防线。正当他陷入沉思时,眼角余光突然瞥见王府山下有一队人马正在向山上行进。
这队人马人数众多,足有数千,显然是冲着王府山头而来。他们行动迅速,步伐矫健,透露出一种训练有素的军人气质。
为首的一人身材魁梧,犹如一座小山般雄壮。他手中握着一根巨大的狼牙棒状武器,光看那兵器的尺寸,就知道此人力量非凡。太史慈定睛观瞧,根据其身形和特征判断,此人应该就是影卫密报中提到的张绣手下大将胡车儿。
据密报所说,胡车儿力大无穷,武器正是根狼牙棒。不仅如此,他还擅长使用暗器,这无疑让他成为一个极其危险的对手。
面对这样的强敌,太史慈不禁眉头微皱,但眼中却闪过一丝坚定。他深知这场战斗将会异常艰苦,但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将领,他绝不会退缩半步。
此时此刻,张辽率领着大批人马在后方安营扎寨,与王府山之间相隔有段距离。陪伴在太史慈身旁的仅有寥寥数人而已。
面对如此险峻的形势,太史慈身边的士兵们心生怯意,纷纷提议向山下请求增援援助。他们对于眼前迫在眉睫的危机深感惶恐不安。然而,在这一片"左右皆惧"的紧张气氛之中,太史慈却展现出坚定果敢、毫不畏惧敌人的决心。
他坚信不能被敌人的威势所吓倒,更不能选择逃避退缩。正当胡车儿攀爬上山之际,太史慈居高临下果断决定立即展开战斗,而非下山寻求支援。
只见太史慈目光如炬,紧紧锁定胡车儿所在之处。他迅速拉开弓弦,搭上箭矢,瞄准时机精准射击。胡车儿听闻弓弦声响,顿时惊恐万分,匆忙举起手中兵器试图抵挡住这致命一击。
尽管成功挡下了第一箭,但紧接着第二支箭矢如影随形地疾驰而来。胡车儿手忙脚乱之下,只得施展暗器以应对来势汹汹的攻击。好不容易用暗器击落第二支箭后,让胡车儿始料未及的是,第三支箭已然逼近眼前!
原来,这正是太史慈的独门绝技——"连珠箭"!此项射箭技艺堪称神乎其技,三支箭矢接连射出,如同串珠相连一般紧密无间。胡车儿根本无力抵御这样凌厉的攻势,最终被第三支箭贯穿面部,当场毙命。
紧接着,只见太史慈身先士卒,率领着众人如猛虎下山般从山顶俯冲而来。他若天神下凡,虎入羊群,手中挥舞着那双锋利无比的双戟,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血雨腥风,凡是被他双戟触及之人无不立刻血肉横飞、惨不忍睹。
而跟在他身后的那数十名士兵目睹了太史将军如此英勇无畏的表现后,瞬间士气爆棚,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纷纷冲入敌阵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
此时的张绣军正艰难地攀爬在山路上,突然看到山顶杀出一支气势如虹、锐不可当的队伍,顿时惊慌失措。更糟糕的是,他们的主将胡车儿早已在刚才的混战中不幸身亡,如今群龙无首,军令无法传达下去,整个军队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前方的部队眼见形势不妙,吓得屁滚尿流,只顾着掉头往山下狂奔;而那些身处半山腰的部队则进退两难,要么被后面涌上来的同伴挤下山崖,要么在慌乱中相互践踏导致伤亡惨重。还有不少人因为失足从山上滚落,摔得粉身碎骨。
短短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数千名张绣军士兵就这样惨死在这场血腥屠杀之中,只有寥寥数十名残兵败将侥幸逃脱,狼狈不堪地逃回宛城向上级禀报战况。
宛城中,张绣得知胡车儿战败的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紧急召见大臣们共同商讨应对之策。朝堂之上,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有的大臣主张坚守城池,坚壁清野,静待袁术援兵到来;而另一些大臣则认为应当主动出击,与吕布军队展开一场生死决战。
张绣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之中。此时此刻,他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抉择。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一名谋臣站出来献计献策道:“主公,此次吕布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奉旨征讨袁术,其军力雄厚,气势磅礴,绝非我军所能抗衡。就连勇猛无畏的胡车儿将军都命丧疆场,更别提我们这些人了!那袁术实乃大逆不道、篡位自立之人,我军继续抵抗吕布,则无异于助纣为虐。反之我等如若向朝廷投降不仅可视为弃暗投明之举,亦能保得宛城一方安宁。况且主公您原本便隶属西凉旧部,只要归降朝廷,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