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1/4 页)
艽� �
几个人顿时一阵哄笑,气氛轻松了许多。
这些底层武将,不太懂政|治,但知道干的这事儿有太平公主和满朝文武作后盾,也没啥好多想的。既然吃了刀口上讨生活的饭,提着脑袋办事本就正常,所以他们倒是笑得出来,不似薛崇训的笑容很不自然十分难看。
只见大伙儿一手拿干粮,一手拿水壶,大咧咧地盘腿坐在地上吃喝,横刀还抱在膝盖上,面上的笑容很是干净。薛崇训有感而发,不禁吟|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好诗!”边上一个将领一边嚼一边赞了一句。他便是右旅旅帅李魁勇,长了个又大又圆的脑袋,勇力过人。
就在这时,张五郎“噗哧”一声,把嘴里的干粮和水都喷|了出来,喷|得那李魁勇一头一脸李魁勇愕然道:“你|干毛线?”
张五郎没好气地说道:“李魁勇,你懂个屁的好诗,差点没让老子一口气走岔了!”
通常一个团是左右二旅,薛崇训的飞虎团独是左中右三旅,右旅旅帅便是那圆|头李魁勇,左旅旅帅张五郎、中旅旅帅鲍诚是也。
第十四章 骤变
薛崇训现在呆在小树林里,只能在各种情绪困扰之中等待结果。以前他就在想各种置李隆基于死地的办法,包括刺客暗杀、放炸|弹等法子,但现在还是只能用人马硬拼,这样相对便捷快速有效。
在洛阳训练飞虎团时,他尝试过请工匠做火枪,最好能做成射程几百米的狙击步枪,可惜都是幻觉,做成的烧火棍一般的玩意只能打几米远,声音挺大的,估计只能起到恐吓作用。然后他又尝试过做炸弹和地雷,但实用效率仍然很低。没有投石车等重武器协助的情况下,距离又短,点燃了炸弹没扔出去就被射|死的话,只能炸自己了低级火药的威力也比唐军常规的火油火攻办法大不了太多,毕竟不是梯恩梯。
相比唐军精良的各式弓弩、刀剑、弩车、投石车,热武器要强过它们,实在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做到的。
这时薛崇训又派了两个侍卫进城联系留在卫国公府的方俞忠,了解长安近况。
不料侍卫带回来一个消息,大出薛崇训意料:李隆基不久前带着卫队离开府邸,去宫里了!
薛崇训抬头看着西陲的夕阳,已快到画酉下值的时候,他突然去宫里做什么?难道我们的计划已经泄露?
薛崇训率领飞虎团出东都、行踪全无,在节骨眼上大家都很敏感,这个消息报到太子府之后,立刻引起了谋士王琚的重视,他进谏李隆基:恐生变故!
八十多年前李二和李建成争权,一开始参与斩首行动的人马不超过五十人,现在敌方三百人脱离了视线三百人说多不多,但在剑拔弩张的时刻,一颗小石子都是份量,何况整整三百武装?
飞虎团自去年组建时,就有明文规定不得入京,否则以谋逆论处。但南衙兵包括戒备外城的卫士大多在李隆基的掌控之外,就怕他们悄悄潜入京师。
“那股人马出东都多少天了?”李隆基问道。
王琚道:“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天。我们原定明日一早的行动会不会被太平的人知道了?”
李隆基寻思了片刻,说道:“参与谋划的人就我们几个,连我的几个兄弟都没告诉,如何泄露如果太平有了警觉,猜测我们的企图时,会不会猜到我们选择大朝的日子动手?”
选择太上皇来太极殿大朝的时间,可以迅速控制局面,因为宫城北面的玄武门在李隆基手里;如果太上皇在太极宫,控制直通内廷的玄武门等于扼住了整个中枢的咽喉。以往在玄武门就发生了数次成功的宫廷政变所以时间是可以猜测的。
李隆基踱着步子有些紧张地说道:“如果近期有事,任谁也会选择明天”过得一会,他的脸色骤然一凝:“咱们现在就动手!”
王琚忙道:“如果没能顺利拿下虔化门的飞骑营,只能从玄武门调兵南下。届时太上皇还远在大明宫,我们东西两头兼顾,事情必增麻烦。”
考虑到王琚的建议,李隆基又再三思量,终于还是断然说道:“不能再犹豫了!王毛仲,你马上聚集东宫骑兵,随我进宫!”
这时宦官高力士道:“陛下的两个弟弟是万骑将军,须得事先通知一声以备万无一失。”
反正马上就要动手了,李隆基也不再担心消息泄露,便叫人通知岐王和薛王,一有风声便率军南下接应。
各方准备妥当,李隆基穿上软甲便率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