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与希特勒在维西屠杀冲锋队头目的同时,戈林和希姆莱在柏林也动了手。
他们一共搜捕到150名左右的冲锋队队长,排在利希特菲尔德士官学校的一道墙下,由希姆莱的党卫队和戈林的特别警察组成行刑队执行枪决。
这次镇压到底死了多少人,说法不一。
希特勒7月13日向国会报告说,枪决了61人,其中包括19名“冲锋队高级领袖”,还有13人因拒捕而被杀,3人自杀,总共是77人。
德国流亡者在巴黎出版的《清洗白皮书》说有401人被杀。
也有的说被杀者千余人。
被杀者中,大部分是冲锋队头目,但有些人纯粹因反对希特勒而被杀;有些人则是无辜被杀。
希特勒于6月30日晚从慕尼黑飞回柏林。
7月2日,兴登堡对希特勒“及时扑灭叛国集团和拯救德国人民免于大难的坚决行动和个人的豪侠表现”表示感谢,还对戈林在镇压“叛国集团”中的“有力的和成功的行动”表示祝贺。
7月3日,冯·勃洛姆堡代表内阁向总理表示祝贺,说这是“保卫国家”的必要措施。
他还向全军发布命令,表示对时局趋向感到满意,保证与“新的冲锋队”建立融洽关系。
军官团在6月30日血腥清洗冲锋队之后完全倒向了希特勒。
一个月之后,德高望重的兴登堡总统于8月2日上午9时去世,享年87岁。
当天中午,内阁根据前一天制定的法律,宣布将总理、总统职务合二为一,取消总统职衔,希特勒接管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权力,头衔是元首兼国家总理。
希特勒独揽大权的愿望到此全部实现,时年45岁。
兴登堡去世之前曾留下两份遗嘱,一份是给德国人民的,概述他一生为国服务的情况;一份是给内阁总理希特勒的,赞扬了希特勒,并提出应由霍亨佐伦王室的一名成员接替他担任国家元首职务的建议。
让王室复辟,这是兴登堡的多年愿望。
希特勒当然反对王室复辟,所以他没有发表兴登堡给他的遗嘱,只是向民众公布了兴登堡赞扬他的那些话。
他还利用兴登堡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上校在电台发表讲话,说“我父亲本人把阿道夫·希特勒视为国家元首的直接继承人。
我现在根据我父亲的意愿,呼吁德国全体男女同胞投票赞成把我父亲的职务移交给元首兼国家总理。“
随后,希特勒决定于8月19日就是否赞成他出任元首兼国家总理一事举行公民投票。
投票结果有约90%的人投赞成票;10%的人投反对票,从而确定了他的独裁地位。
为了抓住军队,他要全体官兵对他宣誓效忠,誓词是:“我在上帝面前作此神圣宣誓:我将无条件服从德国人民和人民的元首、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作为一个勇敢的军人,愿意在任何时候为实现此誓言不惜牺牲生命。”
希特勒取得元首独裁地位后即能够放开手脚“重整军备”了。
不过,他从开始扩大武装部队就受到国际上的种种限制:除了凡尔赛和约的限制之外,就是当时在日内瓦正举行的裁军会议,德国也参加了裁军谈判。
为了掩护“重整军备”,希特勒于1933年5月17日在国会发表了“和平演说”,用了不少温和的词句表白他热爱和平。
10。夺权(5)
他说:“德国完全愿意放弃一切进攻性武器,如果有武装的国家也销毁他们的进攻性武器的话……德国也愿意解散它的全部军队,销毁它现有的少量武器,如果邻国也这样做的话……德国愿意同意任何庄严的互不侵犯条约,因为它并不想进攻别国,而只想谋求安全。”
但这篇演说中有一个警告:“德国要求同所有国家享有同等待遇,特别是在军备方面。
如果不能得到平等待遇,德国将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英国认为,从希特勒的演说来看,他是“讲道理”的,他的“平等待遇”的要求也是“合理”的。
但是在裁军会议上,多数协约国主张在8年之后才肯降低军备达到与德国“平等”的水平。
希特勒恼火了。
他本来是想扩充军备而不是裁减军备,正想找个借口摆脱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的羁绊,协约国的意见正好给了他口实。
1933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