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1/4 页)
西班牙在16世纪时,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
那时,它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除了巴西之外都是它的殖民地。
但从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英国击溃之后,它便失去了海上优势,逐渐走向下坡路。
19世纪最初25年,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独立战争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使它失去了绝大部分的美洲殖民地。
1898年美西战争后,它又丢掉了古巴、关岛、菲律宾等残存的殖民地。
从此,强盛的西班牙帝国便永远成为历史。
20世纪初期,西班牙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方列强。
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以中立为名,向交战国双方供应粮食、战略物资和某些工业品,赚得了巨额利益。
当时的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是封建贵族、上层僧侣和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广大工农群众深受剥削,困苦不堪。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西班牙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也出现了革命高潮,阿方索十三世的专制政权陷于岌岌可危境地。
1923年9月4日,在国王亲自授意下,驻加泰罗尼亚军事司令官德里维拉发动政变,在全国建立了军事专政。
德里维拉以墨索里尼为榜样,上台后立即实行法西斯制度,疯狂迫害进步力量,引起广大人民更加不满。
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落后的西班牙,全国的工农业生产和金融系统陷于一片混乱。
失业工人、破产农民和青年学生纷纷起来造反,一部分资产阶级分子和军队中的民主主义者也被卷了进去。
统治集团为了缓和人民的强烈不满和维系君主制度,只得于1930年1月让德里维拉辞职以平民愤。
独裁者德里维拉下台后,经不住舆论谴责,两个月后便死去了。
可是这一换马花招并没有解决西班牙的基本矛盾,争取共和的运动继续向前。
德里维拉死后的一年中,西班牙换了两次内阁,但都不能制止革命形势的发展。
1931年2月,国王被迫宣布恢复宪法,举行选举。
在4月12日举行的选举中,拥护共和制度的共和党和社会党取得胜利,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吓得逃往国外。
1931年4月14日,西班牙共和国宣告建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初步成功。
新生的共和国建立之后,被推翻的反动势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
他们在梵蒂冈和德意法西斯势力支持下,蓄意进行破坏。
地主们故意让土地荒芜,制造粮荒。
大资本家关闭工厂,使成千上万工人失业。
投机商人囤积居奇,扰乱市场。
贵族子弟和保皇党分子上街寻衅,公然叫嚣要打倒共和国。
天主教会则利用所控制的教坛和报刊,散布反动言论以推波助澜。
为了同民主力量对抗,西班牙的法西斯分子组成“长枪党”,教权分子和保皇分子组成“西达党”。
但最大的威胁来自军队。
许多出身于贵族门第和大庄园主家庭的军官非常仇视共和制度,他们秘密组织了“西班牙军人联盟”,着手策划武装叛乱。
12。西班牙悲歌(2)
而共和国主要领导人面对严重的形势却放松了警惕,没有采取任何有力的反击和防范措施。
结果在1933年11月的大选中,右翼的“西达党”取得胜利,建立了以勒鲁斯为首的亲法西斯政权。
勒鲁斯上台之后,立即释放了大批保皇分子,加强了对工农群众的迫害。
面对反动势力的反攻倒算,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奋起反抗,西班牙阶级矛盾空前紧张。
1935年欧洲政局风云变幻,战争威胁日益逼近。
有鉴于此,共产国际于当年7月发出建立人民阵线,团结无产阶级及其他一切进步力量,以抗击法西斯势力的号召。
经过共产党的积极工作,西班牙各左派政党于1936年1月就建立人民阵线达成协议。
人民阵线是工人、农民、进步知识分子、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进步力量之间最广泛的反法西斯政治同盟。
参加人民阵线的有:共产党、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