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1/4 页)
这张苍,是阳武人,和陈义是同乡,但并非是在同一地。
早年曾经拜师在荀子门下求学,准确的说来,他和当今大秦朝的廷尉李斯,是师兄弟关系。
只不过不同于韩非,虽然也是李斯的师兄弟,却遭了李斯的毒手。
张苍没有韩非那般的惊艳之才,也不如李斯精于算计。他性子很敦纯,而且不太喜欢出风头。所以在咸阳,倒也混地不错,做到了管理文书的御史之职。期间,也得了李斯的照顾。
虽然张苍没有说帮他的朋友是谁,可唐厉隐隐约约的猜测到,那个人就是李斯。
三川郡郡守就是李斯的儿子,当朝驸马李由。常年留守在荥阳,张苍也许就是托他的照顾。
也只有李由能有这样的能力,篡改户籍,增添了弓仓这么一个人物。
唐厉闻听张苍的话,不由得笑了起来。
“先生这话是从何说起?大人虽说是在朝廷为官,但也不是分不出好坏地人。先生只管在这里住下,待大人回来之后,若得知先生在此,一定会非常高兴。而且,楼仓如今是百废待兴,正需要先生这等人物从中指点。先生就放心好了,小子可以保证,您在楼仓,会比在荥阳安全百倍。
呵呵,在这一亩三分地里,先生只管放心就是。”
第一一八章 … ~巴蜀来人~
唐厉这么说,还真就不是吹牛。
虽然刘阚来楼仓的时间并不算长,掰指头算也不过半年而已。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由他而引发出来的振荡,也许是许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楼仓人害怕刘阚,同时又很喜欢这个年纪不大,却家财万贯,而且性情豪爽的土财主。铁血的手段,豪爽的性情,交织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奇特的魅力,吸引着周围的人。
而且,刘阚那座位于高岗旁边,隐隐形成楼仓别院的田庄,已经规划完毕,随时破土动工。
别院据说将会耗费黄金三百镒,在楼亭人的眼中,是个天文数字。
与此同时,楼仓的总体城建,也将会一起动工。与徭役不同,参与楼仓筑建的人,并不是强制出工,而是根据各自的情况,报名加入。而且,修建楼仓,也并非无偿劳作,工地会保证一顿午饭,并且根据各自的工作,可以得到三升至一斗的粗粟。这着实让许多人心动。
许多水上人家,甚至一些妇孺老弱,都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特别是那些因年迈,或者因身体不便而无法从事农活的老人,也兴致勃勃的想要加入其中。
所以,当刘阚用利益把所有人捆在一起之后,在楼仓的威望,也渐渐的高涨起来。
张苍在这里生活,的确是很安全。
当然了。这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刘阚必须同意。
在唐厉看来,刘阚肯定是不会拒绝。而事实上,刘阚也地确是没有拒绝,只是在心里苦笑。
早前有个刘巨,现在又多了个张苍
如此下去,用不了多久,我这里怕就要变成逃犯收容所了吧。
希望嬴壮早一点离开僮县吧。万一他什么时候跑过来视察,见到张苍的话。可就是有罪说不清了。
刘阚同意张苍留下,但却不太同意他居住在官署。
“阿阚,张先生乃名士,你怎么可以让他去守那仓廪呢?”
听了刘阚的安排,不管是唐厉也好,陈义也罢,都表现了出离的愤怒。
刘阚也怒了:“让他留在官署?老唐。你知不知道,这官署每天进进出出的人有多少?往来于咸阳和淮汉以南的官员又有几多?别的不说,我既然担下了楼仓淮汉一线的粮道安全,仅泗水郡一地转运的辎重将会络绎不绝。你敢不敢保证,那些往来地官吏,都不认识先生?
好,如果你敢保证,我就把他留下来。
了不起被发现了,大家抱一起死,你自己考虑着办吧。”
刘阚说完。拂袖而去。
唐厉呆傻傻的站在庭上,许久说不出话来。
蒯彻叹了口气,走上前拍了一下唐厉,“老唐,东主这样安排,全都是为了先生好。仓廪那边。是由老周盯着。先生在那里扮作小吏,根本不会为人所觉察,甚至比在民间还要安全。
你想想看,各地官员押送辎重,会居于官署。
不等他们进城,辎重就会被我们所接手,清点完毕之后,直接入仓复查,如此谁能发现先生?
你刚才的话,确是有些过了。”
唐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