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长盛不衰(第1/2 页)
一位年轻的伙计紧跟在马车旁,一边小跑,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周围。
他的眉头紧皱,眼睛不停地扫视着道路两旁,手中还紧紧握着防身的短棍,那短棍因为长时间的紧握,已经被汗水浸润得有些滑手。
他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贴在背上,勾勒出他精瘦的身形,但眼神中满是专注和谨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队伍中间,几个年长的商人坐在马车上,正热烈地讨论着行程和货物的价格。
“这次的茶叶品质上乘,运到北方,肯定能大赚一笔。”一位留着胡须的商人自信地说道,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手中不停地摆弄着一块玉佩。
“没错,但这一路也不能掉以轻心,得时刻留意天气和路况。”另一位面容严肃的商人回应道,他的目光深邃,透露出深思熟虑的神情,“要是遇上暴雨或者山贼,那可就麻烦了。”
“放心吧,咱们这商队人多势众,又有武器防身,怕什么!”一个身材壮实的商人拍着胸脯说道。
“话虽如此,但还是小心为妙。”面容严肃的商人摇了摇头。
这时,一个眼尖的商人突然指着前方说道:“看,前面好像有个茶摊,咱们去歇歇脚,让人和牲口都喘口气。”
众人纷纷望去,只见前方不远处,一个简陋的茶摊立在路边,旗子在风中飘扬。
整个商队在漫长的道路上艰难前行,留下的深深车辙和骆驼脚印,见证着他们的坚持与希望,也承载着贸易繁荣的梦想与期待。
道路两旁的田野里,金黄色的麦浪随风翻滚,仿佛在为商队送行。
与此同时,赢烈对文化教育之事投注了极大的心力。
他深知知识的力量,明白只有开启民智,才能让大秦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在与大臣们商议国事时,他总是着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言辞恳切:“诸位爱卿,若大秦欲长盛不衰,知识乃关键,民智不开,何以强国?”
在大秦的各地,一座座学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无论是繁华的郡城,还是偏远的县城,都能看到崭新的学府矗立。
学府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
春日里,粉嫩的桃花与洁白的梨花交相辉映,微风拂过,花瓣如雪般飘落;夏日中,高大的梧桐洒下一片片清凉的树荫,蝉鸣在枝头此起彼伏;秋日时,金黄的银杏叶如蝴蝶般飘落,铺满了小径;冬日里,傲雪的寒梅绽放出缕缕幽香,为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抹生机。
教室里传出朗朗的书声,那声音清脆而响亮,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学生们个个精神饱满,专注地诵读着经典。
赢烈亲自聘请贤能之士为师,他们来自五湖四海。
有的是学富五车、出口成章的大儒,身着长袍,手持书卷,气质儒雅;有的是精通技艺的工匠,双手布满老茧,却能创造出精妙的作品;有的是游历四方、见识广博的智者,眼中透着智慧的光芒。
赢烈时常亲自视察学府。
一次视察时,赢烈对众人说道:“知识乃兴国之本,唯有开启民智,大秦方能长治久安。”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学府的庭院中回响。他走进一间间教室,与学生们亲切交流。
“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大秦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赢烈轻轻拍了拍一位学生的肩膀,眼中满是鼓励与期待。
这位学生红着脸,激动地说道:“陛下,我定会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
学生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齐声说道:“陛下放心,我们一定努力!”
在他的关怀下,越来越多的平民子弟有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一个贫苦出身的孩子,第一次踏入学府时,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喃喃自语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改变命运。”
学府外,家长们翘首以盼,脸上洋溢着希望的笑容,谈论着孩子的未来:“希望孩子能在学府里学到真本事,将来有个好出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的国力逐渐恢复,处处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城市里,繁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宽敞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牌幌子随风飘动。
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斓的光影。
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这布料真不错,老板,便宜点卖给我呗。”一位衣着华丽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