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呢?!”
“一般的电话半分钟内讲完,一般的对外合作谈判15分钟解决问题。”陈彤这样要求手下人,这种“急急风”也似乎早已是他的习惯,所以打个电话跟他约采访都会有被催逼得声急气促之感。还好他对于人找到他采访还是耐心且热心,周一下午,在大厦一层的百怡咖啡,陈彤坐足了一小时,带着认真的好奇:“怎么样,我这书读着怎么样?”
没有我 新浪新闻会是另外一种模样
记者:我看完的感觉,你这书要是叫《新浪新闻之道》可能更精确吧?
陈彤:新浪的核心就是新闻。作为一个商业门户网站,新浪新闻在整体营运中的定位是:通过建立强势的新闻频道,打造并传播新浪的品牌,以吸引用户了解其他更多的经营性产品。
记者:所以有人说,这书整个儿是陈彤的一张奖状,或者说是新浪新闻的一张奖状。甚至有这样的疑问:陈彤是不是用这本书在给自己怎么怎么样啊。
陈彤:应该说是“给新浪的一个奖状”吧。的确有很多人还对新浪没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我想通过这个书,首先让你认清楚新浪,认清楚新浪的核心产品———它的新闻。然后我想告诉读者新浪新闻成功的过程、历史,包括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和事件。另外还有大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我们内部的、具有一定机密性质的内容,把这些公之于众是需要冒一些风险的。当然了,这当中也会有一些对我们所获得的一些成绩的表述,这肯定要有的,你不能写了半天,说“我们费了这么半天劲,结果拿了一个第二”,这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我们的的确确就是第一。
记者:你刚说的那些机密性的东西是指什么?包括什么“标题不能折行、字数须统一在17~字之间”,这些也算吗?
陈彤:当然是了,这都是我们独一手的东西,我没有见到任何一个别的网站有这样详尽的规定,是我们多少年来才积累的。你不要以为这些东西特简单。很多网站根本就想不到有这么一套东西的。所以为什么我们的编辑到别的网站一般是升两级的待遇,因为我们训练出来的这些人,总体素质和理念是一流的。
记者:这些东西的建立,你应该是起了特别大的作用吧?新浪网的总编辑在新浪公司是个什么角色?
陈彤:我负责新浪网的内容。新浪公司和网民之间接触的平台是新浪网,新浪公司提供给网民服务的平台是新浪网。协调这个网站的内容、产品,使之能够非常有机地协调在一起、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个最好的服务,这就是我的工作。
记者:有点儿虚。
陈彤:如果你非要我用一个特俗的比喻,可以说是一个乐队指挥,或者是一个厨师长。当年我在四通利方做论坛版主的时候,我觉得就特像一个茶馆的老板,客人来了,想要点儿什么都尽可能满足,让大家觉得到这儿就跟到了家似的,大家都是朋友,都是哥们儿。现在网站大了,再用茶馆老板来比喻不太合适了。但是,还是这么一个思路。我不单单决定网站的整体风格,有时候我决定具体做什么、不做什么,我会管得很细。你们报社的总编辑也管标题,一定的。那我也是,只要我有时间我会去做调整的。我的位置,应该理解成一个总调度、总协调、总指挥之类的,就对了。
记者:普通老百姓一般就知道“没有张朝阳就没有搜狐,没有丁磊就没有网易”……
陈彤:千万不要做同样的类比。我是打工的,张朝阳、丁磊都既是创始人又是老板。我是新浪网的第一个编辑,但我不是老板。资本运营跟我没有关系。如果说没有我新浪新闻会是另外一种模样,我可以接受,仅此而已。
 ; ;'1' ; ;'2' ; ;'3' ; ;'4' ; ;'下一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扬子晚报书评:陈彤新著《新浪之道》读后
作者:喻国明
将新闻传播置于商人的掌控之下会是一种怎样局面?新浪网全球资深副总裁、总编辑陈彤的新著《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从局内人的角度叙说了商人掌控新闻传播在现阶段的痛与快,读来让人感触良多。
从1949年起,我国逐渐改造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多元化的新闻传播格局,至1957年建立起的新闻传播体制。遇到困境确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同志表达了对于新闻传播体制改革的迫切性的意见,他说:“(这种体制)早改革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