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1/4 页)
“山下是袁绍的军队。”老鹰说道。
他的鹰眼视力异于常人,一里多外大旗上的字他看得清清楚楚。
“既然如此,那么山上必然是公孙刺史和他的部曲。被袁绍用诱敌之计引入了重围,我等得助他突围。”徐庶道。
***********************************************************************
新月如钩,照在山顶上遍布的尸体和鲜血上,显得格外惨白。
公孙瓒浑身浴血的站在山巅,旁边站着一群将领。
其中紧挨着他的一员青年将年显得格外显眼。此人身长九尺,面目俊朗,头戴银盔,身穿白甲白袍,手中一杆四五十斤的龙胆亮银枪,威风凛凛,极其勇猛。
七天前公孙瓒见袁绍大败,急于乘胜追击,只带了八千精兵,轻装追袭。当时袁绍的三万多军队已被杀散只跟得一万多军队在身边,而公孙瓒八千精兵中还包括三千白马义从,一个兵败如山倒,一个气势如虹,公孙瓒完全完全稳占优势。
袁绍被追急了,在路上掉头又派出由文丑亲自率领的大戟士迎战,结果文丑虽然勇猛,大戟士依然被白马义从轻松击败,纷纷溃逃。
眼看袁绍已如丧家之犬,毫无还手之力。谁知道在路上,却被八百个持盾的步兵拦路。公孙瓒再次犯了历史上的错误,三千天下无双的白马义从被麴义的八百先登用强弩射得人仰马翻,四散奔逃,最后只逃回半数精骑。
恰恰就在此时,从范阳奔来的颜良部赶来驰援袁绍,两处兵马合在一起,反将公孙瓒杀得大败而逃,被团团困在此山上。
袁绍原本只剩下一万兵马,加上颜良的两万兵马,合起来有三万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路上被打散的部曲也纷纷归队,一时山下竟然围了近五万军队。
公孙瓒几次冲杀都未逃不出去,只好死守这座高山。幸好山高且险,袁绍的军队虽多,几次强行攻山都被杀了回去。
尤其是身边的这员银枪猛将,面对颜良文丑毫无惧色,单打独斗稳占上风,其他袁军在他面前更是无一合之将。
然而当初是轻装上阵,所带干粮并不多,一天天的过去了,山上已呈箭尽粮绝的窘境。山下的敌军围得水泄不通。求援的情报根本无法送出。
公孙瓒脸沉如水,抬起头来望着远方出神。
许久他才抬起头来,自语的说道:“冲武皇帝陛下。昔年你将幽州交给臣,可惜臣无能守住幽州,实在愧对陛下。他日地府相见,再向陛下请罪。”
身后的众将尽皆掩面而泣。
独有身边的那员银枪将高声道:“刺史大人何必如此悲观。刺史大人顺天应人必能逢凶化吉,袁绍狗贼逆天而行必遭天谴。我赵云拼的性命也要保得刺史大人的安全。”
公孙瓒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仰天叹道:“我与袁绍已是多年的仇怨了。当年在雒阳,他力保当今圣上。而我却全力拥护英明神武的冲武皇帝陛下,至此结怨。冲武皇帝挫败党人及袁氏的阴谋之后,感于我的忠心。才将幽州交给我管辖。当时十八路诸侯,唯有我一人被提为一州刺史,极尽荣耀。奈何苍天无眼,冲武皇帝陛下在陈仓道被李儒狗贼设伏所害。此后新君无力掌控天下。成为刘备奸贼的傀儡,至此天下大乱,不可收拾。若是冲武皇帝在此,袁绍安敢如此嚣张,安敢如此嚣张……”
他望着远山,喃喃的说道:“我至今还记得当初冲武皇帝大祭亡灵时候的情景。‘……百姓何辜,仗剑问天。不整乾坤,此心不甘……重拾河山。盛世开元。四海太平,天下欢颜’。冲武皇帝陛下啊。如今天下纷乱,群雄并起,圣上又孱弱无能,你叫臣何去何从,何去何从……”
说道后面已经是泪流满面,语不成声。
赵云悲吼一声:“刺史大人不必如此悲戚。今日赵云就率众将士拼杀出一条血路,保得刺史大人安然突围,刺史大人既得冲武皇帝陛下的重托,就应倾力保幽州平安,岂可轻言生死,愧对九泉之下的冲武皇帝陛下。”
公孙瓒被他言语一激,雄心顿起,紧紧的抓住赵云的臂膀道:“幸亏子龙提醒,公孙瓒险些自误。我等今日就集结兵力,拼死一战,若能突围,必卷土重来,斩杀袁绍逆贼。”
说完对身后诸将吼道:“众将听令,速速整顿部曲,凌晨五更之时,随我全力冲下山突围,不得有误。”
与此同时,对面的山坡上,徐庶和风逸、刘协以及王越等人,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