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1/4 页)
兵却不动声色。
所以说山地师官兵的意志是石头做的,一点没错!
五天后,三百人偷偷地站在了部族人的头顶上,他们俯视着脚下的石寨,那里的人们还丝毫不知道杀神临顶。
队伍中少了两人,那是路上摔死的,尸骨找不着。
战士就得把生死置之度外,方有取胜的机会。
……
深夜,月色不显,寨墙上的部族人点燃火堆警戒。
而在石寨里,几乎没有了灯光,人们都睡下了,连狗也不在叫。
山顶唐军开始行动。
他们找着了山边寨里偏僻一角,几乎无人到来,往那里抛下长索,如神般降落!
长索使用了多条麻绳绑在一起,长度足够,对于山地师的官兵来主,高空索降是一个必演的科目,长索相当结实,它使用了通湟县广泛种植的青麻编织而成。
先把一根长索的上端绑在一块巨石上作支撑,下端系上壹块大石,然后把它循着那道成为深谷墙壁的悬崖放了下去。
控制力道,不让大石发出声响,大石头落地后起着固定的作用。
然后另一根长索套在阿壹身上,他第一个跳下去!
以手套拉着第一条绳子,他那魁梧的身躯就开始渐渐地在环绕深谷的峭壁间沉了下去;一会儿,他的踪影模糊,消失了。
官兵们成群地聚集在这片岗地的边沿上,好象那无底的深渊有什么魔力在吸引着他们一般。
静寂的黑夜中,只听到三百人的沉重的呼吸在发响,无人发声。
应该,没有问题的!
五分钟之后,长索传上来波浪式的扯动,阿壹到底,发出了信号。
于是,人们急促地顺着长索往下爬,大伙儿非常明白,兵贵神速,赶快下到底,成功的机会越大。
于天明之前,他们奇迹般地进入了石寨里,然后他们沿着规划好的道路急奔而过,途中引发了狗叫声,他们也不理会。
爬上寨墙头,集中一道,往惊呆了的部族人杀去!
惨叫声刺破了黎明前的黑暗,荆东灵点燃一个火把,晃了三圈。
不远处,外面响声大作,早已经准备好的唐军正尽速赶来!
他们每天晚上早早休息,枕戈待发,接到信号后即刻出动。
寨墙的其余部族人惊魂稍定,向着唐军发动反扑,试图把他们赶下寨墙。
然而他们的奢望注定落空,阿壹拿把鬼头刀,就象秋风扫落叶般把他们统统扫下了寨墙!
他力大无穷,鬼头刀既沉重也锋利,值夜值了一晚的疲劳部族人根本不是对手。
阿壹挥舞大刀,左砍右杀,一个人就清出了百米的寨墙,部族人要不给杀死,要不自动跳墙逃生。
石寨里号角声、叫声大作,部族人都给惊动了,男丁们纷纷出门集合准备战斗。
石寨外的唐军到达墙下,上面扔下了六条长索,官兵们立即拉索往上爬!
等到冯小宝出现在寨墙上时,这座石寨的命运已经注定。
“杀进寨里,一个不留!”(未完待续。)
第二四七节 破寨(二)
不用马匹,没有坚寨,部族人根本不是武装到牙齿的唐军的对手。
尽管如此,他们也给唐军极大的麻烦,他们集中人手,在狭窄的道路上抵抗,他们在石垒顶上射箭,就连小孩子也会往下方丢石头!
战斗在石寨里蔓延,火焰燃烧,浓烟一处又一处地冒起,死亡的气息充塞了整座石寨,一切都无可挽回。
唐军结成了作战小分队,绝不落单,依靠兄弟们的力量扫荡敌军。
他们首先歼灭了成建制抵抗的部族人,名将披坚执锐,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冯小宝双执唐刀、程伯喜则是双斧,加上阿壹的鬼头刀,大砍大杀,哪儿的敌人的反抗最强,他们就到那儿去,去扫平那里的障碍,去杀死每一个负隅顽抗的部族人,去扑灭那儿不屈的火焰。
街道上传来了一阵阵可怕的喊声、咒骂声和哀求声,恐慌、混乱和死亡已经统治了整个石寨。这并不是一场血战,只是一场歼灭敌人的砍杀。
寨房相连相通,以卵石、片石相混筑成的外墙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地形有点不利,而且游牧民族看似可怕。
但唐兵是训练到家的杀人专家,让他们知道我们唐人比他们更加可怕。
“喝!”冯小宝的唐刀一刀架住对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