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灼,头脑混乱,只听见一个声音在头脑中尖叫着,说满街的人都在瞧着他。他需要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来摆脱恐慌,好好想一想。
赛利姆一面祈祷引擎别在街上出毛病而招来警察,一面开车出城,往奥瑞利亚街北面开去,一会儿便驶上了那条凯撒军团当年征服高卢和进攻不列颠时踩踏过的海岸路线。文蒂米利亚是到达法国边境前的最后一座大镇。赛利姆在圣雷莫至文蒂米利亚的中途拐上了另一条路,驶离了海边。由于这是条通往内地的山路,车辆稀少多了,他开了好几分钟也没见对面来过车。
赛利姆又切入道边的一条窄窄的煤渣路,往前开了约半英里后,将车停了下来。他钻出车来,仔细观察周围的山地和呈斜坡状的葡萄园,四处不见一人。于是赛利姆半靠在发动机盖上,慢慢做着深呼吸。这是他在黎巴嫩的纳赫。阿尔。巴雷德游击队训练营地学来的办法:在紧急关头,如要控制自己的神经,首先就要控制呼吸。跟过去一样,这一招很见效。等完全镇定下来,判断力不再受神经的影响时,他开始考虑目前的困境。只要有出路,他就一定能找到。事实上,正是因为他的聪明,他才远离了家园而陷入今日的困境。
赛利姆的“家园”是巴勒斯坦。虽然他从没在那儿生活过一天,但那儿却是唯一使他感情萦绕的家乡,老一辈的巴勒斯坦难民曾带着痛苦、失意和怀旧的心情对他描绘故园的情景。
1950年,赛利姆出生在黎巴嫩的艾因赫卢难民营,从小到大全身每个毛孔都在吸收着这种怒火。父亲每日对他讲述失去的家园,教导说他是专为复仇而生的。这样,对以色列的仇恨便在赛利姆身上扎了根,一如吃喝呼吸那样自然。
但是,由于赛利姆不乐久就显示出他不同寻常的灵气,他父亲便确信他还能学点其它东西。要想脱离难民营的苦难,只有两条路:一是消灭以色列,二是接受教育。难民营里的教育设施跟其它东西一样缺乏。赛利姆的父亲尽力设法弥补这点。他在老家时,曾跟驻在附近的英国军队的士兵学过英语,于是他将这个教给了赛利姆。然后他又在难民营中寻到地些懂别的语言的人。他们也愿意给一个聪明的孩了上课,以此来打发烦闷的时间。赛利姆长到14岁时,他已能讲一口漂亮的英语,意大利语也讲得不错,还会一点法语。
学会这些语言后,赛利姆便极渴望能有机会去这些国家,以摆脱难民营中令人窒息的生活。在他15岁时,第一次机会来了,赛利姆抓住了它。他被招募进了赫鲁兹游击队组织。
他首先被送进在纳赫巴雷德的训练营地,在那儿学会了使用左轮手枪,手榴弹和炸药。由于成绩突出,他又被送往在叙利亚德拉的野战司令部,接受爆炸和坏方面的高级训练。在那儿他又一次证明自己是个极有天赋的学生,于是,又转入了一所埃及军官学校,这所学校设在离开罗数英里的沙漠营地中。
就在他将学校的突击队战术精研课程念到一半的时候,游击队情报部门的一位代表来找他了。他听说赛利姆能讲几种欧洲语言,便以为只让他在中东从事游击活动是对这种特殊知识的浪费,他应对在欧洲活动的恐怖组织更加有用。这对赛利姆来说相当有诱惑力,他迫不及待地同意了。
但是,在去欧洲之前,那位情报部门的代表先将赛利姆送去鲁巴亚,在最大的游击队训练营地图克拉接受信仰灌输。正是在那儿,赛利姆第一次了解了穆沙法上校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所持的态度。鲁巴亚人不愿任何一方妥协,因为这对他们的目的有利。他们希望以色列和愤怒的难民继续磨擦下去,就如沙子钻入牡蛎,磨擦的结果就是珍珠。而穆沙法幻想的珍珠就是一个崭新的泛伊斯兰帝国。
这套旨在利用难民的痛苦来达到自己目的的理论使赛利姆感到厌倦。但由于太渴望去欧洲,他没有暴露自己的态度。最后他被派到瑞士,在那里,鲁巴亚驻日内瓦使团的联系人巴歇尔。莫德利将他分配给了贝尔·加拉。
赛利姆一开始就被贝尔·加拉的魄力和正直所吸引。贝尔·加拉在探出点赛利姆的心事后,也向他承认说自己对穆沙法的泛伊斯兰计划完全不感兴趣。他坦白地告诉赛利姆,他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回国闹革命,建立一个新的摩洛哥政府,正如赛利姆的心愿是消灭以色列,使巴勒斯坦人摆脱难民营生活一样。但现实需要贝尔·加拉和赛利姆与鲁巴亚人合作一段时间,以便获得自己需要的支持。
赛利姆开始钦佩贝尔·加拉的正直,也被他的动机所吸引。不久后他就将贝尔·加拉看作一个可敬的、可跟随的信得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