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江山争雄多少章收萧皇后 > 第130章

第130章(第1/2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麒麟风云录青云仙途之正邪风云困神墓魔王与勇者的边境生活剑与龙之歌西游,搞人心态就变强萧剑戏红尘穿越修仙界:我用太阳能修炼请师姐助我修行人族人皇,加入聊天群人在乱世:武道成圣长生从合成灵符开始诸葛仙的道路星辰大地纪元凡人:不灭仙途宿命仙魔杀出一个末法时代啥!师尊你咋不早说!洪荒:黄龙真人他又当爹啦!仙武之玉仙公子

项羽为闻仲准备了盛大的接风宴,除一些朝中官员外,剩下的就是闻仲南征南蛮的武将们,这场宴会一直持续到子时才结束。 次日项羽便上早朝,今日的早朝项羽将鄢郢城内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命其上朝,像这样的早朝自项羽称帝以来,有史以来第一次,一些聪明人也察觉出今日的早朝透露出一股不一样的气息。 户部尚书顾雍,我楚国钱粮如何? 回陛下,我楚国国库十分充裕,根据臣多日统计,我楚国光是依靠国库足以支撑全国运转十年,如果要算上百姓手中以及各个州府的,我朝五十年内可不必因为钱粮发愁,就算是发生战争,我楚国也可以支撑五年到十年左右。 兵部尚书项辉,我楚国甲士如何? 回陛下,我楚国甲士结算到去年年底,总共有水陆大军官军一百三十五万,其中步卒七十万、水军三十万、骑军三十五万,各个州府管辖下的乡村,加起来也有二十万左右。 项羽上来不问别的直接先问钱粮和甲士的事情,下面的文武百官听顾雍和项辉所言,心里也是震撼不已他们知道楚国富裕,但是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富裕。 还有项辉爆出来的那些兵卒人数,正规的和非正规加一起有近两百万人了,这样的兵力与其说是举国上下全民皆兵都不为过。 楚国能有这么富裕、这么多的兵卒可以说项羽下了很大的苦心,先是效仿齐国的一些制度,然后再根据本土的情况合理安排,再加上蜀地和江东本就是产量巨大的地方。 项羽拿下这两地也没费多少钱粮和甲士,在接管后项羽便大力发展这两个地方,使其成为楚国的两大粮仓。 此时项羽默不作声但在心里却是一直在盘算着什么,听完顾雍和项辉的话后众大臣以为项羽会继续发问,但项羽的默不作声却是让众人摸不着头脑,如果说在场众人中知道项羽此刻心里在想什么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当朝右丞相范增,另一个就是昨日凯旋的护国侯、柱国大将军闻仲。 范增看着项羽沉思的样子出列道:陛下如今我楚国坐拥整个江南之地,更是休兵养息多年楚国民富士强,如今江北连连战乱不堪,齐国皇帝更是发动大规模战争,如今江北局势混乱不堪,正是陛下率领我大楚将士渡江北上一统山河之时,臣范增请求陛下挥师北伐一统宇内。 范增跪下后左丞相屈原和六部大臣以及闻仲都跪下,臣等请求陛下挥师北伐一统宇内。 项羽刚才就是在想要不要挥师北伐,对于江北的局势项羽这些年来暗中派人调查了不少,也更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现在范增把自己想的全说出来了,而且还说中了自己的内心。 丞相说的不错,如今江北混战已久朕本应趁此时,挥师北上一统宇内,可朕觉得此事有欠考虑,如果一旦朕挥师北上齐国和晋国会不会放下偏见,并联手阻止我楚国大军北上。 朕知道朕的这个理由有些听起来显得官庙堂皇,但朕却是不得不考虑进来,朕要挥师北伐就是要直捣黄龙一举成功,如果因为其他因素导致战事拖延,这对于谁都是不好的,所以朕觉得此时北伐还不到时候。 范增等人听完项羽说的理由有些一愣,但信心想想自家陛下说的也的确有几分道理,毕竟这样的事情在之前也不是没有过,就好比说家里两兄弟因为财产分割产生纠纷,甚至是大打出手。 可这时来了个外人也要和他们俩争夺财产,这两兄弟的第一反应就是放下恩怨,一致对外。 这时屈原说道:陛下臣以为最好的北伐时机,就是晋国被齐国灭掉之日,就是我楚国北伐之时,到那时齐国刚刚经历一场激烈的战斗才覆灭晋国,那些齐军个个都是疲惫之师,我军突然杀入必定打齐军以及齐国皇帝,一个措手不及。 左丞说的极是,朕也觉得晋国覆灭之时在挥师北伐,却是是个更好的时机,传朕旨意封水师大都督虞子期海龙侯,并令其在江东一带扩建水军并加强训练,任吕蒙和陆逊为水师提督统归虞子期调遣。 在封钟离昧为南中大将军、季布为征西将军令其二人在蜀地训练士卒,以备随时北上攻占雍州之地。 至于襄樊前线就有劳太师亲自坐镇了,朕加封太师为北伐大元帅,一切北伐事宜皆有太师定夺。 宋璟、顾雍你二人负责后方粮草以及人员调动,不得有丝毫怠慢,如果耽误北伐你二人就自己去刑部领罚吧。 项羽将北伐的事情都安排的明明白白、井井有条,如今项羽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时机到来,只要时机到来江东、蜀地、襄樊三个地方、三个方向的楚军就会以雷霆之势杀入江北。 陛下臣征讨南蛮之时发现南蛮有两支精锐军队,这两支军队是南蛮中最强的,臣敢保证这两支南蛮军队在北伐战场绝对会大放异彩,因此臣请求此次北伐待上这两支南蛮精锐。 太师此言有些夸大了吧,那那南蛮之地尽是些蛮子不知教化,就连能和我大楚普通军队作战的士卒都没有,哪里会有什

目录
侯爷在上:软萌夫人撒个娇锦衣行之吕敏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