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4 页)
久�罚�朴�笆肥现�保�刈杂谟恪W映衅淞鳎�鼙什绘�保�匏�安挥胨淄�邸保�且晃弧拔ǚ虬兹薪恍兀��衿�匀纭钡摹拔罢煞颉保�
史量才遇难后50年,1984年11月13日,上海市各界人士隆重聚会纪念。人们缅怀这位具有强烈正义感与爱国热忱而又勇于开拓的民主战士和新闻事业家,赞颂他为我国抗日民主运动和文化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参考文章:
《守护“报格”的报业巨子史量才》,作者傅国涌,《书屋》二〇〇三年第八期
《史量才》,作者:庞荣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史量才与上海申报》,作者:胡憨珠,台湾《传记文学》第67卷第3期
《报海旧闻》,作者:徐铸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报章血痕》,作者:李文绚,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第三章 唐绍仪被刺案纪实(1)
·早年赴美留学
·出色的外交能力,在清末进行了一系列外交活动
·积极推进民主共和
·与孙中山的分歧,政治消沉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唐绍仪任中山县
·上海沦陷后,与各方暧昧不明,引起多方揣测,置自身于险境
·上海、广州等地盛传日敌拟利用唐等组织华中伪政府,蒋介石下令杀唐
·1938年9月30日,被特务赵理军等暗杀于家中
·流传的多种死因
1937年11月,日军侵占了上海。此后从1938年到1940年是上海史上的一段恐怖时期,暗杀与绑架层出不穷。其中大量的是日寇及其卵翼下的汉奸特务机关制造的杀害抗日爱国人士的血案,也有不少是国民党军统组织镇压汉奸的事件,互相交织,扑朔迷离,枪弹横飞,刀斧并用。其中尤以1938年9月30日,曾任过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的唐绍仪的被杀,更是触目惊心,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一
唐绍仪,又名唐绍怡,字少川,生于1862年1月2日,广东省珠海市唐家镇唐家村人。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
唐父巨川是上海的茶叶出口商。唐绍仪自幼到上海读书,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古老中国的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洞开,清朝统治阶层为之震撼,一些有识之士为挽救清朝统治危机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在这场洋务运动中就包括派遣出国留学人员到西方学习先进的制造枪炮的技术。1874年,年仅14岁的唐绍仪随同第二批留美幼童被选派到美国留学,由中学升入哥伦比亚大学。稍久,这些留美幼童为避免同学嘲弄,有人剪掉了辫子,改长袍马褂为西装,见师长羞于跪叩,还有人随房东去基督教堂,惹怒了“选带幼童出洋肄业局”正监督吴嘉善和驻美公使陈兰彬,认为学生离经叛道,不读儒书,目无师长,沾染恶习,有以夷变夏之险。1881年奏请慈禧批准撤回全部幼童,遣送回国。船到上海登陆时,像一群罪犯,由清兵押送,被关押起来,最后不问所学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尽管如此,几年的留美学习和生活,成为唐绍仪人生轨迹中的重要一段,对他今后的人生必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从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唐绍仪在美国生活了7年,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已深深影响了年轻的他,为后来他的各种政治和外交活动成就的取得奠定了一定基础。
1881年唐绍仪归国后,被派往天津的洋务学堂读书。1885年进入天津税务衙门任职,1889年底被委任为驻龙山商务委员,即驻朝鲜汉城领事,在任上表现出干练的外交才能。在朝鲜期间,唐绍仪与当时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袁世凯建立友谊。1896年10月,清朝政府正式委任唐绍仪为中国驻朝鲜总领事。1898年9月,唐绍仪因奔父丧返国,结束其出使朝鲜近10年的外交生涯。
回国后,因曾经留学美国,清政府安排唐绍仪在外务部门负责一些外交事务。1899发生的“山东教案”中,法国政府借“法国教案”要求清政府赔款84万两白银,唐绍仪接手了“法国教案”的谈判任务,在他的努力下,赔款数额由84万两白银降为17万两,大大减轻了清政府的负担,从而深得清政府的赏识,使得唐绍仪有机会参加多次的外交谈判,并一次次取得重大胜利。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