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大明龙兴 > 第14部分

第14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仙魔录:轮回之主这城有良田之霸道总裁被强爱瀚文与武杰永劫:你一个富二代竟喜欢打电竞哈利波特:过去归来之人祁同伟弃政从商,沙瑞金给我敬礼还珠格格之香妃重生约战,选我当主角?大可不必!天空之光海虎:龙之归途诗魂落魄迷踪诱尔为臣网游:重生之网游降临现实之前乱七八的文影视综清穿从夏冬春开始世界游戏,无限进化到底是不是三国上古卷轴:龙裔记事本【五夏】挚友是你们小情侣的借口老公丧尽天良,夫郎疯癫入场

伪君子朱棣(19)

从表面上看,朱棣没有造成嬴政那样严重的后果,也没有轰轰烈烈地搞“焚书坑儒”那样骇人听闻的运动,所以很少有人在这个方面把朱棣与嬴政相提并论。其实,朱棣干的一点也不比嬴政少,对他的打击目标的决绝狠酷,更一点不逊于前者。只不过,相较于嬴政,朱棣更伪善,事办得更狡猾,手段也更高明些罢了。

“焚书坑儒”动静闹得那么大,名声那么坏,实际上杀了多少人呢?只有四百六十多人,主要是孟子学派的儒生(东汉赵歧说)。

可永乐元年,单单方孝孺一案,朱棣就杀掉八百七十三人,而且“诛十族”这前所未有的惩罚,特地加上的第十族,就是专门针对知识分子的(方孝孺的朋友和门生,只能是知识分子)。其余各案,受害主体也都是读书人。姚广孝力谏不要杀掉方孝孺时,讲得很清楚:应该替天下留存“读书种子”。连最亲信的人的话朱棣也听不进去,他要杀的就是读书人,因为这群人所坚持的精神价值,对他最不利。

嬴政杀掉四百多个儒生,背上千古骂名;而杀人数倍乃至十几倍的朱棣,却好像没有挨过什么骂。嬴政很冤,他应该从棺材里跳出来,要求平反。

相反,朱棣非但没有挨骂,还因为那部据说是当时世界上部头最大的《永乐大典》,被许多不明就里的人视为文化的保护神。这就是朱棣的狡猾处。一面对读书人大杀大砍,锢言禁说,一面搞了这个历史上最大的“文化形象工程”,来树立君威、炫耀文治。可实际上,《永乐大典》是鸿篇巨制不假,但对文明发展几乎没有发挥实际影响,因为卷帙过于浩繁(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无法刻印(恐怕朱棣也从未想过要刻印成书),哪怕再抄一套也非易事,一直等到嘉靖皇帝,才痛下决心要录一个副本,而他竟没能活着看到抄写工作的完成,等到继任者隆庆皇帝登基后这副本总算抄完,奇怪的是,副本抄缮完毕不久,正本就下落不明了。总体来说,这套《永乐大典》的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修成之后,一直深锁宫中,与尘土为伴,成为文明史上少有的几乎不被阅读的书籍,并一直保持这“特色”,直到其副本在清代被内贼外寇盗抢而散失殆尽。

怪不得当官的喜欢搞“形象工程”,这个《永乐大典》就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书,原本只有被读、被传播,才谈得上有文明价值;倘若根本不进入阅读领域,还有什么意义?《永乐大典》在编修之前就明摆着目的不是供人阅读,修成后放在皇家库房里,大门一锁,与世隔绝。但它有一点却牛得不行,那就是足够伟大、足够辉煌、足够让人叹为观止,尽管谁都瞧不着,可谁提起来都会啧啧称奇,对朱棣的魄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这么一座“文化昆仑山”挡在那里,朱棣所干的坏事可就全都离开人们的视野,或者被视而不见了。这叫“一俊遮百丑”。

大家知道吗?除了血腥杀戮,朱棣更以最肆无忌惮的态度,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伪造者。建文朝史事“千钩百索,只字不留”{63},在他的鼓励和授意下,当时“文学柄用之臣”(御用文人)置学术良知和道义于不顾,“自饰其非”,“为史(指对建文朝的书写),肆以丑言诋之”{64},致建文朝“政令阙而不传”(指建文时期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已经失传不可知),过了好些年,一个叫杨守陈的礼部尚书实在不能接受这种状况,向弘治皇帝上书,批评“靖难后不记建文君事,使其数年内朝廷政事及当时忠于所事者皆湮没无传”,委婉提出重写历史、恢复原貌的要求:“即今采录,尚可备国史之缺。”{65}朱棣的做法,不单给中国历史开了“天窗”,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更恶劣的是,他还填加进去许多谎话,的确是我们历史上抹不去的一大污点。

比歪曲史实还糟糕的是,中国人文精神和知识分子传统最好的一份遗产———“良史”的操守和气节,受到极大破坏与摧残。“良史”的立场,自周代就已形成。虽然史官为政府所设,早先甚至还采取家传方式来固定这个职位,但史官对于政府乃至君王却得以保持独立性,直面事实、忠实履行职责,如果遇到政治暴力的强行干涉,“良史”的精神则不惜杀身殉职。春秋时期就出过一个有名的故事: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大夫崔杼杀齐君,太史毫不妥协,当庭记下“崔杼弑其君”。崔杼怒,杀太史。太史被杀,他的两个兄弟坚持写同一句话,又被杀。但最后一个兄弟还写那句话,崔杼不敢再杀。南史氏听说太史一家都被杀光,就拿着竹简赶来,准备替他们继续写这句话,途中听说已写

目录
下凡后大佬们争当我爸爸一秒如烟山村小神医深情人设不能崩[快穿]穿成恶毒女配的跟班听说竹马青梅是绝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