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布达拉(第1/2 页)
当年,胸怀复兴西藏抱负的五世达赖追寻松赞干布的足迹,从执政的第三年即1645年4月起至1648年4月,用时三年,在红山的废墟上修造了一组颇具规模的宫堡群,墙体全部刷白。最高的日光殿为达赖喇嘛起居、会客之所,内驻宫中各办事机构、仓库、防御设施等等,从那时起,布达拉宫就成了全藏政治中心,权力的象征。
为了使这座建筑,更鲜明的体现五世达赖的核心理念,桑结升任第巴之后就萌生过一个宏伟的念头。一晃十余年,终于在1692年2月,第巴府一道政令,布达拉宫二期工程破土动工。这之前,他以五世达赖的名义给康熙上奏说:为了宏扬佛法,普化众生,打算改造扩大布达拉宫。朝廷为此特派一百多名能工巧匠,皇帝还特意赐赠了两幅金丝银线织就的华丽围幔,至今尚在。
这在当时是一项极其巨大的工程,工棚遍布拉萨,到处是工地、作坊,号子嘹亮有力,炉火昼夜不熄,每天投入的劳力达万人左右。几名工程总管根据第巴大人交下的图样施工。在原有宫堡两侧清理出大片地基,覆盖整个山顶;削平正面山崖,宫墙从山脚一直砌上去;在全山略靠西的位置,砍平凸凹的山石,也清理出大片地基。接着,根据第二张图纸,要在延伸部分的地基上扩造宫室。依据第三张图纸,在略靠西的那片地基上建立一组高大的碉楼群。
总管们面对图纸心里起了疑惑。藏地多山,故建筑并不严格要求对称,但两侧延伸出去的房屋,在选址、外形等方面好像很随意,甚至显得凌乱。而中间那部分,竟高达7层,从正面看,显得很突兀。他们不敢想象完工后会是什么样子。那段日子桑结经常到工地视察,于是他们推举代表向大人陈述了这些疑问。桑结答复说:“图样是根据达赖佛爷入定时看到的形状所绘,就按图纸修建吧。”众人一听,无话可说。
听说是第巴大人主持的工程,况且报酬从优,工匠们都很踊跃。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整个建筑就依山而起,定于1694年4月21日举行开光典礼。几位总管望着墙体直皱眉,虽经细工打磨非常光滑平整,但石头颜色斑驳不一,显得凌乱驳杂。桑结召集负责修建的总管们开会,要求准备大批的白颜料和“宫墙红”颜料,高碉楼涂红,其余皆白,务必在典礼前完工。
除了少数工匠做一些收尾、清理工作,数千民工和所有运输工具,日夜不停地将颜料从各地运往红山后坡,再捣碎、碾磨。大工头估摸着颜料差不多了,可离最后的期限只剩四天,来不及刷呀。大毛负责维持工地秩序,经常四处转转,发现几位总管愁眉不展,问明原因后,拍拍脑袋摇摇头什么也没说就走开了。转了个圈子,大毛又转回来说:“我刚才想起一件往事,不知对你们有没有用?”几个人围上来请他讲。
“那年收复拉达克,在普兰打了一仗……”
讲完故事,大工头眼珠转了转,一拍大腿说:“好,咱们试试。”
说干就干,大毛拿木桶放进白颜料,兑上水,提到一座二层房顶上,两个人各拿一把细枝扫帚站在下面,上面往下倒,二人紧刷,一会儿刷了一小片。几个人合计,决定就用这个办法,接着又仔细商议了施工程序、操作方法、所用工具等。当天下午召集各队小工头开会分配任务。
红山后一里许有几个很大的坑,是取土留下的,现已积满水。第一队的任务是用牲口把水运到坡下存放颜料的地方。第二队负责按比例调好颜料水并送到宫堡后门。第三队将颜料水分送到所有建筑平台上。第四队分两拨,一拨从平台往下倒,另一拨每个窗户两个人悬空在下面刷。
一切准备就绪时,己到了4月20日傍晚。
工程总管不无担忧地说:“大毛啦,时间仓促,怕是做不太细致。”
“老总管放心,我去和大人说说,会体谅大伙儿的。”
总管发了个狠,晚餐每位民工一大碗羊肉汤,两块烙油饼,糌粑、酥油茶不限量。太阳还没有完全落山,大会战开始了。随着天色暗下来,火炬一支支点燃,整个工地连大水坑、运水道,火光通明,从远处望,红山仿佛被大火燃烧一般。
第二天,刚蒙蒙亮,就听到了红山方向传来的螺号声,人们穿上节日盛装走出家门。突然,喧闹声一下子消失,整座城市像无人一般沉寂。啊!那是什么?红山之上那是什么?它是那样壮丽雄伟,那样高大威严。好白呀,就像是冰雪堆砌,白得耀眼。那通体的红呀,慑人心魄,沉稳如山。霞光穿透薄云正投射到最上端的金顶,刹时,反射出万道金光。这哪里是尘世间的宫堡,分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