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乃是太平盛世。可是却不知道这个太平盛世,其实已然是辉煌的大明王朝落日的余晖。
万历年间的改革也只是延缓这个国家的衰落,明朝末期的清流误国,党派之争其实都是表象,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才是大明王朝真正衰败的原因。
王元美听完之后,并未说话,王家在太仓之地便有诸多田地,这种事情是他无法改变的。
“大部分百姓都是自愿成为佃农的,朝廷免去为官者大部分劳役,税负,人为利往,却也无可厚非。”
“可是如此下来,朝廷的税收定然会受到影响。大明朝的官员有多么贪,我想元美兄也知道。”
王元美自然知道,他家中有不少做官的长辈,却也并非品行问题,只因为官场上所有人都如此做,若是你选择不去同流合污,便会被排挤出来这个圈子。
一直充当吃瓜群众的顾绾看了一眼王偕,心道这家伙竟然还是一个愤青,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顾绾忍不住开口插嘴道。
“王公子却不用如此忧心,事在人为,大明如此多的有才之士,问题在哪儿,呆的好好的,又不会跑,只要想办法,总会解决的。”
顾绾这般玩笑一般的话,倒是让王偕难得的露出一丝清浅至极的笑容。王元美也笑了笑说道:“阿绾说的倒是有理,这世间诸多不平之事,不正是让我们这些读书人去解决的吗?若是这世上真的太平无事了,你我这一身学识却又要卖与谁?”
王元美爽朗一笑。
王偕面上的坚冰终于被这个笑容融化,他开口说道:“元美兄说的对,是我浅薄了。”
“不知兰君的此生宏愿是什么?”
“唯横渠四句矣。”
第二十三章 横渠四句
宋时大儒张载曾有写下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称横渠四句。
顾绾只觉得这古时读书人口号喊得响亮,可是说到底自宋时以来,却无多少人真正做到。
若是王偕真的做到了,为何这青史之中却没有他的丝毫印记。
王元美笑了笑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却是我辈读书人之宏愿,兰君说的好,在下佩服。”
此时骤雨初歇,雨雾散去,空蒙山色之间夕阳隐现。
两人长身玉立,长衫飘飘,颇有魏晋风骨之感,此时王元美开口说道:“雨停了,时间不早,我们赶快上路吧。”
顾绾坐上马车,感觉到有些疲惫了,沙溪镇一行,虽然收获不小,可是也颇为劳累,加之这马车有些颠簸,所以顾绾也就有些昏昏沉沉,不想竟然直接昏睡了过去。
待到了兰溪村,王元美轻敲车壁,却不见回音,忙爬上车厢,一掀帘子却发现顾绾歪着头睡着了。
只见顾绾雪白的脸蛋带着些微的红晕,红唇微启。
看到如此模样的顾绾,王元美不禁面上一红,他轻声说道:“阿绾,到家了。”
顾绾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看到王元美之后,说道:“这就到了?”
王元美笑了笑,伸出手,开口说道:“快下来吧,估计伯父已然着急了。”
顾绾伸出手,两手交缠之下,王元美心中一动。
带到顾绾下车才发现此时天色已经黑了,而王偕也早就离开了,此时顾知站在家门口正等着顾绾,看面色似乎有些生气。
“伯父,今日在沙溪镇偶遇阿绾,不巧天降大雨,就把她送回来了。”
“多谢元美了。”
“伯父不必客气,如此我便先行告辞了。”
“慢走。”
王元美离开之后,顾知对着顾绾说道:“还不快随我进来!”
顾知语气严厉之极,倒是让顾绾有些奇怪了,顾知的脾性温柔如水,顾绾可从未见过他如此生气的模样。
进到屋子里之中,顾绾看到一脸苍白的顾维钧。
“阿绾,你可知我与父亲多担心你?”
顾绾一怔而后说道:“为什么会担心我,我又不会出什么事情?”
顾知坐在椅子上,看起来很生气,可是还是压抑住声音,说道:“你个女孩子家,孤身一人跑出去,未曾与你父兄说过,若真是出了什么事情,可该如何是好?”
顾绾非常无奈。
“你们太小看我了。”
顾知更加生气。
“恐怕你与那王元美并非巧遇吧,阿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