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部分(第1/4 页)
开宝寺铁塔闻名,并不是因为现在的琉璃塔出名,而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典故。当年开宝寺塔初建时并不是琉璃塔,而是一座木塔。
最初的开宝寺木塔由宋朝名匠喻浩督造,八角十三层,高三百六十尺,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天宫奉安佛舍利,历时八年才竣工落成。
木塔初成时,城中官民便发现木塔不是直直的,而是朝西北倾斜,喻浩是天下有名的大匠,自然不会有人怀疑他是没有设计好。于是便好奇的问其原因,喻浩便说:“京师地平无山,多西北风,吹之不过百年便正了。”
此塔极其伟丽,在东京诸塔中最高,且制度甚精。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都是从未有过的,因此被赞为“天下之冠”。
可惜喻浩设计建造的这座华美绝伦的木塔仅存世五十六年,就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六月遭雷击而焚毁了。
那时木塔已经被西北风吹正了,天下人还都好奇木塔继续吹下去,会不会向东南倾斜时。因为喻浩被誉为“再世鲁班”,还著有《木经》三卷,是宋朝重要的建筑学专著,所以人们都觉得喻浩不会简单的只想到了几十年的问题,或许木塔吹正后,还有抵御西北风,不使之向东南倾斜的布置。但是一把大火却让这个答案永远无法揭晓了
五年后,宋仁宗才下诏仿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这座铁色琉璃砖塔,同样是建成时先向西北方向倾斜,然后在西北风的曰夜吹拂下,慢慢变正,此时已经有些向东南倾斜了,不过不仔细观察并看不出来。
虽然后来的匠人仿造了喻浩的设计,但是他们却没喻浩的本事,建不出三百六十尺的塔来,只好把原来的高度缩水一半,建了一个一百八十尺的铁塔出来。
很多慕名而来的人看的并不是眼前的铁塔,而是追忆着那位再世鲁班——喻浩。(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四章 铁塔跳伞
晁勇要做的便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的实验,选在铁塔,也不无对斜塔的致敬。但是开宝寺铁塔毫无疑问要比比萨斜塔更加富有传奇历史,比萨斜塔是因为设计不合理,导致建塔时便开始歪斜,因此一度停工,而开宝寺铁塔却是在设计之初便考量了风的因素,特意造成了斜塔,最后又在风的推动下变正。
而且晁勇设计的实验也要比伽利略的实验严谨,如果两个实验同时进行,晁勇也有信心名垂千古的一定是铁塔实验。
开宝寺塔最初便是为供奉阿育王佛舍利修建,为了让信徒膜拜,铁塔前面便留了一片开阔地。
离铁塔还有几丈,晁勇便站定脚步,示意后面的师生近前。
等众人围拢上来,晁勇从石勇手中拿过一个金块和一个银块,笑道:“这个金砖和银砖大小一样,都是实心,他们一样重吗?”
秦桧马上道:“金比银重。”
“金重。”
“当然是金子重。”
众人也习惯了晁勇自由的教学氛围,纷纷开口。
晁勇笑道:“对,金块要比银块重,你们看看,我可有做手脚。”
说着,把手中金块、银块递给秦桧。
金块和银块不过拳头大小,分量却不轻,秦桧接过去,便手腕一沉,拿金块的手明显沉的更低。
又传了几个人,晁勇才示意他们传回来,笑道:“这金块和银块没有问题吧?它们大小一样,但是一轻一重。如果从塔上把它们同时扔下来,是金块先落地还是银块先落地,或者同时落地呢?”
“自然是重的先落地。”
“金块先落地。”
“金块先落地。”
……
话音刚落,学子们便纷纷给出答案,异口同声的说金块先落地。
晁勇看一旁秦桧没有出声,笑道:“你觉得呢?”
“学生第一反应也是金块先落地,但是太子当众来演示这个实验,或许结果不会和众人想的一样。”
秦桧也知道太子的地位,私下讨教了几次,便以晁勇学生自居,晁勇看秦桧学习认真,倒也没有反对。至于秦桧的动机,他倒是不在意。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这是多数士人的想法。
晁勇要利用秦桧传播数学和物理,给秦桧一个太子弟子的身份,更有利秦桧传学。如果秦桧做的好,晁勇也不介意让他以后做官。
真正做学问的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凤毛麟角。
秦桧的回答,虽然有些歼猾,但是他也没有隐瞒他的想法,并不让人反感,反而觉得秦桧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