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举舟而行(第1/2 页)
杨培风紧握沉甸甸的节杖,心情在这一刻复杂至极点。
他尚未表态,却见周旭转身离开,不知做何去了。等对方再出现时,三个多时辰都已过去。
夜幕降临。
“我熬了你三个月所需用药,皆以竹筒封存在冰窖中。”周旭边清点行囊,边叮嘱道:“你按时服用。”
杨培风倚靠在门框,心烦意乱道:“就要走了?”
“嗯。”周旭大方承认,“天下有变,贫道不敢因私废公。”
“天下还说无不散之筵席!”杨培风语调尽显咄咄逼人,“敢问道长,怎么个公,怎么个私?”
他身为杨氏唯一后人、如今的安南公,深蒙圣恩。无论如何,他都要为大虞皇帝陛下鞠躬尽瘁,为数万万百姓竭尽所能。也为杨老太爷的偏爱,以及杨钧的冤屈。
回龙观入局势必押注一方。
有些事,最好先就挑明。
周旭郑重摇头,耐心解释道:“荧惑守心,大劫将至,非两国争战而已。病灶就在瓦山。这次会死很多人,谁也休想独善其身!”
尽管答案模棱两可,杨培风也不得寸进尺,由衷道:“周兄。一路珍重。”
周旭微微颔首,即从身后掣出大剑,将身一纵,化作流光遁去。
“早日跻身天心,贫道在瓦山给你摆酒!”
杨培风遥敬一杯,然后便坐在门槛上发呆。
自从母亲病故后,任何人包括陆景都约束不了他。可现如今却真可谓是身不由己。个中滋味儿,非常不爽。
一夜过后。
杨培风起了个大早,抱着十七八个药竹筒,喝得直打饱嗝。
他决心离开,又不好辜负周旭的良苦用心。只是最后仍有大半的药,实在咽不下。
而发生这件事时,小五前辈并未阻止。
他这边收拾妥当后,就去与对方讲清楚,“晚辈身不由己,去意已决,只得斗胆辜负前辈的好意。”
屋内传来女人的古怪语调:“怎么没喝死你?”
“呃……”杨培风愣了愣,“可能喝得时间一长,身子就习惯了。但经前辈这么一说,培风还真就觉得体内涨得慌!”说着,他还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水。
“应是小旭拔了大姐的千年还魂草给你,性命无虞。但你要走,破境一事我就爱莫能助。只能送你四个字,好自为之。”
她深知事无十全十美,从不劝人,再嘱咐道:“覃家的事,妥了。老情会去瓦山,以你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性子,他会喜欢你。请他喝酒,他将来或许会传你直通大道尽头的剑术。记住,是将来、或许。”
“说这些,也是以防你去覃家扑个空。懂?”
杨培风躬身拜谢,“晚辈铭记于心。”
紧接着,一张地图徐徐飘至他手中。
女人豪气干云道:“乘船东进五千里滢水,皆我三清山恶霸所罩。谁也不敢动你一根汗毛!包括天宫,以及三代天庭。”
“谢前辈指点。”
杨培风再三辞别,顺手拿走了几坛对方钟爱的桃花酿和佐酒的肉干,便直奔码头,火速出发。
周旭偷偷对他讲过,两位前辈之所以出手救人,是因他的所作所为,值得。并非其与对方的关系好坏……
这便是所谓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听蝉请缨待战,与那支贵重无比的大虞节杖静躺在小船中。他则陶醉于雪景,顺流而下,只行过一日便彻底远离村子。
春节渐过其半。
杨培风有惊无险驶出五六百里,仔细看过地图,推算在今年三月底、四月初,应能抵达瓦山。时间充足。
沿途皆渺无人烟,未遇见虞、梁二国之大军。
然而世事无常,可不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就大年初七这晚,鹅毛大雪完全遮挡住视线。他睡意朦胧,忽听砰的一声,小船撞到坚冰,深陷其中。
“奶奶的!”杨培风翻身而起,埋怨道:“哪里都没冰,偏就你这里冰住了?”
这还走个屁啊。
借着朦胧月光,他的视线随冰河渐渐远去,双眼被刺得生疼。
一声叹息,说不完的无奈。
然后他就非常利索地……想到应对之策。
杨培风气沉丹田,大声呼了个“走”字,而后右手往下轻轻一捞,便将五六百斤重的小铁船举过头顶,大步迈出,如履平地。
此情此景,任谁瞧了都不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