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盛夏之际,山里最好消暑。此时的灵丰山上,静幽幽,清凉凉,几声蝉鸣平添清悠。
子卿又到法华寺去找李晋元讨教琴艺。
刚想敲门,却突然开了,迎面走出个身形娇小的女子。
她的一举一动极其利落洒脱,给人一种干练的感觉。
冷不防瞧见了子卿,一抹红霞飞上白净的俏脸,低了眉,敛了目,让人瞧不见她眼里的神情,可左边眉弯处,一点黑痣却泄了风情。
轻盈迅速地走开,闪过几个门廊就不见了。
这……
子卿很疑惑,这清修的寺院里,怎么会有一个女人,还带着那样娇羞的神色。
一旁走过来一个小沙弥,双手合十行了礼,便偷偷凑到子卿耳边嚼舌根了:
“那女的是李晋元的相好呢,偷偷来过好几回了。”说着又不屑地撇撇嘴:“那李晋元相好的可多着呢,男的女的,不知有多少……”
“咳……咳……”还没说完,后面传来了了悟法师清喉咙的声音,小沙弥赶紧双手合十,眼观鼻,鼻观手,善哉而去。
“李公子正在休息,小施主这边请。”了悟法师一手拿着佛珠举在胸前,一手往佛堂方向示意。
子卿便跟着了悟来到佛堂。刚抬脚进门,一不留神自腰间掉落了一颗珠子,赶紧捡了起来,原来是系珠子的线断了。
了悟法师看见珠子上一个安字,正是自己的笔迹,便慈眉善目,微微一笑说道:
“小施主和贫僧似有薄缘,不如过来一叙。”
说罢便翩然盘腿坐在了蒲团之上,“咚,咚,咚”地敲起了木鱼。
佛堂里,光线阴翳昏暗,檀香从宝塔香炉中倾泻而出,又卷曲盘旋着悠扬上升,让人看得似真似幻。
“清修之处,怎会有女子出入,看样子也不像是信佛之人”子卿直觉了悟法师肯定知道此事,可是为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了悟法师微微一笑,答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子卿一听,沉默不语。
了悟法师知道子卿以为自己在打佛语,又觉得他面善,便有意继续点拨:
“缘来,就随它而来,不贪不求;缘去,就随它而去,不留不念。世人看来,晴飞姑娘是欲是念,而在晋元,不过是清泉一掬,浮云一抹。”
“法师是说,李晋元并未对晴飞姑娘有执念,只是把她当成世间万物中美好的一种,亲近她,欣赏她。”子卿突然记起李晋元看着误撞而来的小麻雀时那双温情款款的眼睛来。
了悟法师微微点点头,轻轻笑道:“小施主慧根不浅。佛不在于佛像,不在于佛经,佛就是你,你就是佛,彼之一岸,本不用求,心中一悟,立地成佛。世人往往参悟不透,着了相,执了念,才会认为和尚就该遵循清规戒律,断情绝爱。心中不悟,无论怎么修行,也成不了佛啊。”
子卿恍恍惚惚,不能参透。想起那个小沙弥对李晋元的嘲笑,又听闻了悟法师的佛语,只道:“李晋元能得了悟法师为知交,真是幸运。在世人眼里,只怕这些行为都要为人嫉恨,遭人诟病吧。”
子卿觉得李晋元狷狂风流,不拘礼数,世人对他的才华虽然高山仰止,然而要是近距离相处,未必能容他。因为就算是自己,在初听那些闲言碎语时,也很不以为之然。
想到世俗的眼光,子卿又不由得暗自感慨。
☆、第三十三章 曲折心事 (2244字)
想到世俗的眼光,子卿又不由得暗自感慨。
平阳城中,南风盛行,名门望族多以争养男宠为荣,就连南湘馆也是生意兴隆,客流不断。然而世人对此事的认同,只在于玩儿玩儿,所以那些男宠男倌的地位极其低下,比起青楼女子来还要低三分。要是两个男的不娶妻生子,如夫妻般生活在一起,那简直就是伤风败俗,天理难容了。
这翩翩少年郎,年轻的时候貌美如花,少不得几个王公贵族去招惹。一旦昏了头,着了道,或是为身世所迫,屈身于男子,便被养在了深宅大院里,媚宠而骄。
然而花无百日红,人无再少年,等年老色衰了,被人玩儿腻了,厌烦了,撵出门来。手不能提,肩不能抗,又为人唾弃,毫无门路,所以大多都是悲哀度日,了此残生。
鲜少几个从一而终的,毕竟人心易变啦。就算是能从一而终了,那人家娶妻啊,生子啊,你也只能干看着,再和别人的三妻四妾争个宠吃个醋,那日子过得如何憋屈,也只有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