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魇樟似鹄础�
当时我以为这事情就到此结束了,不过做梦也不会想到后来发生的事情。
我是个游手好闲的富二代,但绝对不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泡妞,甚至很少去夜店。
靠在上海古玩市场开了一家古玩店来打发闲余时间,说是古玩店,其实卖的大部分都是些现代的艺术品,各种玉石奇石,市面上的古玩大部分都以仿制品为主,偶尔碰到一件两件真正意义上的好东西,也立刻被行家收购殆尽。
所以很多做古董行和开古玩店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游走在各地的古玩市场,有些不怕麻烦的甚至专门去古镇走街串巷向当地人收购一些有些年代的物品。
至于我相对来说简单很多,有父亲这个大的拍卖行的门面,那些从墓地里面挖出来,但是又找不到买家的人会托人找上我来出手。
我也知道这些东西的大致来历,可是古玩界,好东西都是墓地里挖出来的,真正流传的,还能保存完整的古玩那是少之又少,所以做古玩生意的人都清楚这行当的潜规则,东西来了别问出处,能压价就压价,买下来之后马上联系熟识的藏家尽快出手。
这和洗黑钱一样,一来一去转个几回,这东西就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国内外各大拍卖行了。
华夏文明五千年,这文物当然是层出不穷。可在一些文物大省却出现十墓九空,可见盗墓猖獗的程度。
对于这种托人找上门来的生意,古玩商主要还是担心被查,那些大的盗墓贼往往有自己的一套销赃的路子,东西出来不到三天就出现在国外的古玩市场上,他们和境外的一些古董商人勾结起来,一条龙操作。这种盗墓贼往往成了一个机构,一般有七八个人组成,分工明确,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必然能挖出好东西。这些人不会找上你,只有你去找他们。而那些小的盗墓贼,却没有好的路径,所以他们一般是把盗墓出来的文物,分成很多份,分散到各处卖给各地的古玩市场的二手贩子。
这些都是古玩界不成文的规定,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潜规则。
虽说我刚毕业不到两年,不过学的专业可是考古,而在父母耳濡目染下自然也有自己一套鉴定古玩的本事。
话说这年夏天,我坐在古玩店里吹着空调,在电脑前翻查一些资料。
“上海连年高温创纪录,今年更加了?”李老走进古玩店,站在立式空调前抖了抖自己身上那件沾满汗的短袖衬衣:“凉爽多了。”
这李老是我聘请的一个帮手,平时帮我看看店,别看我叫他李老,可也只是个三十多岁而已,叫他李老,是因为他那头发少白头,才三十多岁而已,就有布满了白头发,平时出门又习惯性弯着背活像个老头子,所以认识他的人都叫他李老。
说起这李老,虽说帮我看店,却也是有些来历的人,他是河南洛阳人,祖祖辈辈都有人长期从事盗墓,说是和发明洛阳铲的李鸭子还有些亲戚关系,洛阳改革开放后发展的并不快,经济相对落后,于是十多岁的李老就和人干起了盗墓的营生,一干就是十多年,后来他们一伙人被当地文物部门举报,一伙人就被派出所以非法盗挖国家财产抓了。不过李老认罪态度好,坐了两年牢就被放了出来。随后无一技之长,来上海当了几年建筑工人,可是又遇到包工头跑路,这李老于是就去古玩市场捡漏再卖给古玩商。有着盗墓经验的李老练就了一双好眼力。一年前我在古玩市场遇到李老发现他的过人之处,就请他当了我古玩店的帮手,说是帮手,其实我们两个和朋友差不多,他也从来不拘谨,我也从来不把他当成员工。
我望了望李老:“好端端的空调室内不躲着,大热天出门干什么。”
“你呀,当个老板整天坐在店里也不出去转转,不过这鬼天气还真受不了,再这样下去,我看我只能躲墓里面去了。”李老打趣道。
“你还真不怕鬼,那墓里面的凉爽哪是你我能享受的。”
“你还别说我盗墓那十多年也算见多了,一般的鬼我可不怕。”
“鬼还分一般,不一般!”我一听打趣道:“你还真见过鬼啊。”
李老被我问的一愣,随后皱了皱眉头似乎想起了一些事情。
“林萧在吗”古玩店外一个打扮时髦的中年男人突然走进店内。
走进店内的中年男人带着一副墨镜,穿着一件短袖花衬衫,一条花短裤,还带着一顶白色的沙滩帽,整个就像是个从国外旅游回来的主。
“你是?”我细细打量着眼前这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