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1/4 页)
这个时候的洪过却是不在驿馆,给耶律元宜留下封书信后,他早带上从人在赶赴绍兴府的路上。
这次虞允文依旧与他同行,说起来虞允文正在服孝,只是因为受到朋友邀请才作为随员去了一次金国,所以并不会受到身份的束缚。坐在骡车上,虞允文有些奇怪的看着洪过:“改之要去英州,上佳之选就是在临安雇船出海,直达广州,然后从广州出发再去英州,为何要走陆上还要绕行绍兴府?”
绍兴,为什么要绍兴?一想到此时正住在绍兴的那个人,洪过就感觉心中激荡,想到那个人,他脑中浮现出的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迈,想到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切,是“当年万里覓封侯,匹马戍梁州”的慨然,没错,就是陆游,名列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的陆游,他要去看望的人就是陆游。
故而,洪过笑着道:“去看个朋友。”
虞允文诧异看看洪过,这洪过也就是二十上下年纪,又是刚从金国回来,怎么会在绍兴有老朋友?所以,他追问了一句:“老朋友?”
洪过重重的点头,“老朋友。”同时,在里补上一句:一个认识了八百年的老朋友。
这时是天德三年,也是二十一年,此时的陆游应该是二十七岁,正在绍兴山阴的家中苦读,待到明年,就要去参加省试,然后在绍兴二十三年参加礼部考试,最终因为得罪秦桧而被罢黜成绩,迎来事业上第一次挫折。
以前读诗颂词时候,洪过认的都是成年的陆游,是老年的陆游,现在这个少年时期意气风发的陆游,在他眼中是个谜,就好像一个粉丝会去想了解自己偶像的一切,洪过这次回到南宋,首先想到的竟然不是去看望洪皓,反而是探寻陆游的生平种种,去结识这个中国历史第一海量诗人。
从临安到绍兴的路途并不遥远,行人仅仅用了两天多时间,就望见了绍兴的城墙。
绍兴古名大越,秦代改名山阴,隶属会稽郡,后来到了南朝末年的陈朝,被分割成山阴和会稽两个县,两个县同在一个城中,也就是越州城内。到了北宋,在越州设置大都督府。后来南宋建炎三年,宋高宗赵构逃到绍兴,在山阴县暂时立都,改元为绍兴元年,故而将越州改名为绍兴府。
因为绍兴府曾经是南宋的都城,故而城墙高大雄伟,只是,这高大的城墙在洪过看来,丝毫挡不住北面入侵者的铁蹄,整个朝廷的胆气都丢干净了,再高大的城墙也挡不住那些逃跑者的步伐。
进了绍兴城,在山阴县内打听一番,这陆家声名不显,左右打听下来,都没人知道陆家到底在哪里。这一晃悠,可就到了将近傍晚时候,不得已,只有在绍兴城里找了一家客店暂时住下,只待明日继续寻找。
洪过呆坐在客房里,左思右想,他不是在想如何去找陆家,这里已经是南宋的绍兴城,陆家还能跑了不成,只要肯下功夫,总会寻到的,这时的他在神游天际,脑中转过的都是与陆游有关的东西,从陆游生平,到陆游的诗词,还有陆游晚年的遗憾。
想着想着,洪过口中轻轻吟念起:“红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虞允文正好走进屋来,听到洪过念得极轻,顺口问道:“改之是在吟诗?”
“啊?没有,只是随便说两句,”洪过急忙遮掩道,笑话,这首钗头凤乃是洪过在三十一岁那年,也就是绍兴二十七年写给自己前妻唐婉的,距离现在还有五六年呢,自己要是念出来,可让日后的陆游与唐婉如何彼此唱和,又在那沈园如何孤苦相对?虽然陆游与唐婉的遭遇让人流泪,不过,他们两个彼此唱和一首钗头凤留在沈园墙上,真真成就了一段文学史上奇话,可谓是“十年相思情难忘,寸断肝肠赋情愁”。
突然,洪过就觉着脑中一闪,眼前顿时一亮,对啊,沈园,就是沈园,既然陆游是在沈园秋游时候遇到的唐婉,想来他平时也时常去沈园,那到了沈园会不会能打听到陆游的家呢?
想到这里,他腾跳了起来,一把抓住兀自惊异的虞允文,“快,大哥,我们去找人。”
“找人?这天都黑了。”虞允文看着外面的天色,诧异的道。
可是,虞允文的质被洪过的拉扯化为无形,也只有叹口气跟在了洪过身后。那沈园就在绍兴城内,是一座极出名的花园,只要问下客店伙计就能知道,洪过等人自是不费事就找到。虽然已经天黑,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