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部分(第1/4 页)
寻,悬疑片,一样可以很牛逼。
有了《真凶》这个失败品做参照物,更突显叶秋和冯刚这个组合的牛逼。
同样的微电影,人家《父亲》的成本还没《真凶》高,片长也只有《真凶》的一半,可是结果获得的成功却是《真凶》拍马也赶不上的。
所以,自然而然地,这个时候,大家就对叶秋和冯刚的第二部电视电影,或者说电视电影短片,越发的期待起来。
到底电视电影能不能搞?到底电视电影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或许叶秋和冯刚的这第二部电影短片,会揭晓答案。
杜寻此刻可以说是最悲催的,自己的电影失败了不说,还现世报来的快,他之前借踩《父亲》,踩叶秋来宣传《真凶》,现在好了,叶秋同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不是说,《真凶》失败是因为题材小众吗?那么我也来拍同样题材的影片,而且我只要你电影的六分之一的长度。
要是叶秋失败了还好,杜寻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说,看看,我的失败,不是因为我实力不行,眼光不行,而是因为,题材的原因,实在是非战之罪啊。
可是如果叶秋成功了,那么作为失败的背景板,杜寻的脸怕是要丢到他姥姥家了。
你说题材不行,人家却只用了十几分钟时间的片子就证明了,这个题材真心没问题,那么显而易见的,不是题材不行,而是你杜寻人不行!(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章 十几分钟能干什么?
如果说,叶秋和冯刚再来一部,哪怕是半个小时的微电影短片的话,大家也不会那么诧异,也不会怀疑,会不会复制《父亲》的成功的可能。
可是偏偏,十几分钟的长度的片子,虽然在国外电影短片,动画短片早就有了,但是在华国,这样的短片,还真的是罕见。
更不用说是用这样的短片去盈利了。
所以虽然叶秋有了《父亲》的经典案例在前,但是大多数人依然保有怀疑的态度。
“短短的十几分钟,能讲好一个故事吗?”这是很多影视圈人士的怀疑。
冯刚也对这个事情抱着怀疑的态度,不过,他是看过剧本的,哪怕冯刚是大导演,但是也很佩服叶秋的奇思妙想,剧本是很精彩的,可以说是浓缩的精华的体现,冯刚也尝试过,是不是能够将这部片子延长,起码达到半个小时的程度,可是结果试过之后,冯刚发现,这部片子,一旦延长了,那么反而会因此而失色不少。
但是他怀疑的是,这么短的片子,就算拍的再好,似乎价值也不高吧?
时下的华国电视台的电视剧插播广告,还没有像后世那样,被广电限制,所以,为了利益最大化,往往被人诟病,是广告插播电视剧。
连广告都有几分钟的长度,这么短的片子,如果像电视剧那样插播广告的话,那才是真正的广告插播影片。
不过,叶秋本来就没有想过靠这部片子来赚什么大钱。
网络微电影的真正春天还没有到来,为什么微电影前面会加上网络两个字做前缀,原因就是,微电影这样的短片,更适合在网络上流传。
可是就目前华国的网速而言,视频网站根本就做不起来,所以,微电影也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但是这部妨碍叶秋拿这部片子出来做一次尝试,也算是锻炼一下自己的演技吧。
这部微电影,是很考教演技的,和《父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外界猜测叶秋这次是不是又要走什么“外门邪道”,但是,叶秋这一次还真的没想过那么多,他只是纯粹的比较喜欢这部短片,而且既然自己要演,那么这一部短片刚刚好。
要是拍电影长片的话,以叶秋目前的演技水平,怕是冯刚肯定会再次暴走。
叶秋有点喜欢上拍戏了,以前看小说,说演员这个职业可以体验许多不同的人的人生,叶秋的确有些感触。
演戏可以说是给叶秋打开了一道大门,或者说,这是叶秋第一次尝试自己不擅长的东西,结果,感觉还不错,那么其他的东西,以后有机会或许也可以尝试一下。
比如导演,比如歌手,比如开个演唱会什么的,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为了赚钱,既然自己已经赚下了巨富的身家,再往高了,叶秋不觉得自己有那个能力继续创造奇迹。
除开重生这个bug,叶秋归根结底也只是个普通人罢了。
所以,或许自己可以多尝试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尝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