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页)
对于物(朱熹注释说,指禽兽草木),主要是爱惜。爱惜的具 体表现,按照朱
熹的说法,就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 思想,倒是有我们今天环境保护
,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了。
对于民,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仁爱。仁爱的具体表现,按照 朱熹引程颐的看法
,也就是孟子在《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这种推己及人的仁爱, 对禽兽草木等“物”是谈不上的。
对于亲,也就是自己的亲人,则不是爱情和仁爱的问题,而 是一种以血缘关系
为纽带的亲爱,是爱之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一个 层次了。
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亲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 爱百姓;只有当你
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不然的 话,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是不可能维系下去的。所以, 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
着内在的必 然的联系。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爱之所以有亲疏,有差等,不是 我们主
观方面随意决定的,而是因为客观方面,这些对象本身有 所差别,用朱熹引杨氏的
话来说,叫做“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 无差等。”,总起来说,有差等又有联系,
“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 言之则首序。”(程颐)
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向仁爱百姓,再推向爱惜万物,这 就形成了儒学的
“爱的系列”,而我们发现,这个系列又正好是和 《大学》所开列的“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阶梯相统一的。 由此可见,圣贤所论,无不用心深刻。既然如此
,读者也只有用 心体会,才能得其真髓。
回到开始时的话题,“让世界充满爱。”是不是应该充满各种 各样的爱呢?
下一篇(智仁难遍,当务之急)
尽心上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
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①
小功②之察③;放饭流歠(4),而问无齿决⑤,是之谓不知务。”
【注释】
①缌(xi):细麻布,这里代指服丧三个月的孝服,穿这种孝服只服丧三个月
,是五种孝服中最轻的一种,如女婿为岳父母服孝就用这种。②小 功:服丧五个月
的孝服,是五种孝服中次轻的一种,如外孙为外祖父母服孝 就用这种。③察:指仔
细讲求。④放饭流歠(chuo):大吃猛喝。放 饭,大吃大嚼的意思;放,副词;饭
,动词。流歠,猛喝的意思;流,长,副 词;歠,饮,动词。《礼记·曲礼》说:
“毋放饭,毋流歠。”在尊长者面前大 吃猛喝是非常失礼的大不敬行为。⑤问无齿
决:问,讲求;齿决,用牙齿啃,这里指用牙齿啃于肉。《礼记·曲礼》说:“濡肉
齿决,干肉不齿决。” 在尊长者面前啃干肉也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只是小不敬。
【译文】
孟子说:“智者没有什么事物不该知道,但是急于知道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仁
者没有什么人不该爱,但是急于爱德才兼备的贤 “人。”以尧舜的智慧尚且不能够
知道一切事物,因为他们急于知道对他们最重要的事情;以尧舜的仁德尚且不能够爱
所有的人,因为他们急于爱德才兼备的贤人。如果不能够实行该行三年的丧办礼,
却对三个月、五个月的丧礼仔细讲求;在尊长者面前大吃猛晚却讲求不要用牙齿啃于
肉,这就叫做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物。”
【读解】
俗话说:“丢了西瓜拣芝麻。”抓住了小的却失去了的,抓住了次要的却失去
了主要的,因小失大,舍本逐未,这就叫做 “不知务”。
凡事总有轻重缓急,固此,要抓住当前急切应办的事先做。
郑玄《诗谱序)说得好:“举一纲而万目张。”善于化古人之意而用之的毛泽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