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1/4 页)
十年里遭到了批斗;而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面对技术引进的热cháo,他却又反cháo流地批评各种崇洋媚外的行径、指出自力更生的传统不能放弃,结果遭到群起围攻而被迫早早离开了一线的工作岗位(对一位热爱科研的专家来说,在科研一线工作到死,远比在家“颐养天年”要幸福得多)
“其实沈鸿说的一点也没错,只是国内总是唯上是从,政治正确远比实事求是重要得多。他这种直xìng子自然吃不开,除非有领导能够给予他全心信任和重用,或者他自己就有足够高的地位和权力”,胡卫东想到这里,终于攥紧了拳头。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没过多久,胡卫东不顾“任人唯亲”的非议,任命资历尚浅的沈鸿为中原解放区工业部部长,全权负责统筹和指导解放区的工业建设,而沈鸿也没有令胡卫东失望,在任期间中原解放区的工业化速度明显加快,甚至超过了胡卫东亲自负责的时候。这段经历为建国后沈鸿出任机械工业部部长(地位虽然不及财政部、国防部这几个核心部委,但比一般的部委却要高得多,因为其下辖的几个部委同样也是正部级单位)乃至后来担任分管全国工业建设的政务院副总理奠定了基础,而他这位奇才也在更大的舞台上作出了罕有人及的卓越贡献
虽然战列舰的建造确实可以明显地提升后进工业国的整体工业水平,但胡卫东对兴登堡级战列舰如此地关注和投入,与他的个人兴趣也不无关系。与之相比,胡卫东主动将齐柏林号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争取过来,则完全是出于航母本身的价值,不管国内用不用得起,先将相关的技术储备下来总是不会错的,反正有德国人提供全方面的支持,怎么也比以后自己独自摸索要快捷得多。
不过,二战航母的技术含量虽然没后世那么高,但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造出来并形成战斗力的,历史上二战期间拥有强大航母战力的美rì英三国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到20年代初期这样一个时间段里就开始研究的,经过二三十年的积累,才有了二战期间的辉煌,而缺乏相应基础的德意两国的航母计划则全都中途夭折,足以说明问题。事实上,以胡卫东这个穿越者的眼光来看,齐柏林伯爵号这艘历史上最终没能完成的德国航母只能用“烂”来形容(但不管怎么样,它毕竟是一艘航母,对于不可能从美rì英三国获得航母技术的中国来说,这次能帮德国建造齐柏林号,已经是非常幸运了。),这一点看看它设计中的基本参数就能明白:
满载排水量31;367吨
全长262。5米
全宽31。5米(水线)
吃水7。6m(基准)
8。5米(满载)
动力蒸汽轮机,4轴
功率200;000马力
最高速度33。8节
续航距离8;000海里(19节)
乘员船员1;760人,飞行联队306人
飞行设施长240米x宽27米
舰载机常规42架(战斗机12架,攻击机30架),最大50架(10架梅塞施米特式Bf109型战斗机)
20架容克Ju87型俯冲轰炸机
20架费策勒Fi167型鱼雷轰炸机)
武器装备16×15cmSKC/28guns
12×高shè炮(10。5cm)
22×3。7cmSKC/30(防空)
28×高shè炮(2。0cm)
装甲水线装甲60100毫米
飞行甲板2040毫米
装甲甲板4060毫米
机库侧壁20毫米(未完待续。)
PS:厚着脸皮求下推荐票^_^
第四百三十一章 德国航母(中)
只要是稍微内行一点的人,都能看出一大堆的问题,首先,舰载机的数量实在太少,与美国rì本的同吨位航母相比少了50%以上,而且比例严重失调,战斗机居然只有轰炸机的四分之一,就算德国的战斗机王牌再怎么厉害,也根本忙不过来啊!其次,明明是一艘航母,上面却装了整整16门150mm舰炮,这不是不伦不类吗?但你还别说,历史上不知多少个国家犯过类似的错误了,无论是现在的德国、后世的苏联,乃至于现在的rì本和美国,都很难一下子完全抛弃传统,但比起德国将真正的航母弄成四不像,美rì海军专门搞出“航空巡洋舰”或者“航空战列舰”来,所受的损失毕竟还是小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