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第三代四驱最新消息 > 第55章所谓党人

第55章所谓党人(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怪物大师:鉴道之证寒门书生:出门捡个便宜小娇妻霸唐:日不落帝国我在火影里有写轮眼三国之土豪家的傻儿子夜心重生记玄德至水浒打破宿命:混乱的双穿狗血剧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我黄门红棍,权倾朝野很合理吧?救命!她们怎么来现实了潜影者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大宋异姓王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热血:缔造最强不良时代快穿之反抗命运的我满身反骨皇后让我别再来了崇祯:30年不上朝

一般意义上的“党人”,乃是东汉王朝中后期那些反对外戚、宦官专权之人士的统称。

党人大多为士人出身,但并非天下所有士人都是党人。

因为能称为党人的,要么是官僚一员的“清流”,或在野名士、或太学生、地方名士之中的“清流”。

“清”是党人的特征之一,“反抗外戚、宦官专权”是党人的特征之二。

历史上的党人不是他们自称,而是民间百姓给他们起的外号。

所以,不“清”者,是无法称为党人的。

根据这个定义,刘曜必是党人无疑。

他是太学生出身,目前又担任朝廷郡尉,其名望在益州郡之盛,若为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至于所谓的“党人集团”,实际上是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盟。

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松散联盟,靠党人之间的相似政治态度和道德准则在维系着。

凭借这种关系,党人相互结交,彼此欣赏。

若有人成为当权者,那便会举荐同道好友上任,或在危急时相互声援、互相扶持。

党人之中的清流官员,一般有儒学生出身,大都来源于强宗世宦,主要代表的是豪族利益。

党人之中的在野名士,他们或是对腐朽的黑暗政局感到失望而蛰伏不出,或是关注时政而参与政治活动,为当权清流呐喊声援。

“清流”反对“浊流”的有力武器之一就是互相褒重、激扬名声、品核公卿、贬议朝政的“清议”,而太学生正是清议最活跃最激进的推进者!

太学生是党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居住于帝都洛阳,又无官职政务傍身,所以他们有共同利益、情感纽带和交往便利的条件。

因此,他们非常关注时政,特别活跃,多以集体形式行动,与清流官员或名士紧密联合。

刘曜本就是太学生出身,对此的感受很深。

他在洛阳读书的时候,就参与过学生集会,也经常以集体形式受邀到某个清流官员家中议论时政。

刘曜记得历史上,党人为了反对宦官与外戚专权败坏朝纲,缓解社会上广大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矛盾,通过各种形式,向朝廷发出了自己声音。

两次党锢之祸,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宦官与外戚的专权坏政,广大老百姓也深受其苦。

因此,在党人向专权坏政者发起挑战时,民间百姓是支持的。

当党人遭受迫害时,民间百姓又是同情的。

历史上,张俭逃亡过程中,很多人为了保扩他而全家被害。

《后汉书·张俭传》:“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这就是成语典故“望门投止”的出处。

或许历史记载有些夸张,但据此可知,当时人们对宦官的愤怒和对党人的同情是真实的。

像历史上的党人陈番、窦武、李膺等忧国忧民者,虽然在党锢之祸时被宦官残害,但他们“杀身求仁”的气节却一直被后世推崇。

刘曜没记错的话,后世史学家们在谈起“第二次党锢之祸”的时候,基本认为是这次事件残害了东汉王朝大量精英人士的生命,加速了东汉朝廷的覆灭。

《后汉书》评价党人:“赞曰:渭以泾浊,玉以砾贞。物性既区,嗜恶从形。兰莸无并,销长相倾。徒恨芳膏,煎灼灯明。”

一个“赞”字足以说明一切!

刘曜也认同这个观点,毕竟东汉后期党人的力量和作用还是很大的。

不过,经过洛阳两年的读书生涯,刘曜发现了隐藏在历史纪录之外的东西!

第一,党人内部也有许多派系,各派系间存在着相互压榨、攻击的情况。

第二,个别党人的品质是有问题的!

刘曜就记得与他同期的太学生之中,就有几个表面抗议宦官专权,背地里却与宦官亲属眉来眼去搞小动作的家伙。

换句话说,党人之中有些人反抗宦官、外戚专权,并非都是为了百姓利益,而是带有部分私心的!

第三,党人之中,有不少极端分子,这些极端分子里有人叫嚣着要把所有宦官都杀掉,也有人叫嚣着让士人参政议政,还有人更夸张,希望所有士人家庭不用交税!

刘曜认为这些嚷嚷着必须杀光所有宦官的人,有可能是“性别”歧视主义者。

目录
凡化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