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页)
,“如果生活不好,别注意银子”,意思是说:择定的新郎倌儿虽然有钱但寡情薄义。一则希伯来语谚语从正反两方面发出了警告:“金钱婚姻由魔鬼缔造。”至于女孩子嘛,她本是两家男人的交换对象。一则汉语谚语说道:“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再或,如一则朝鲜语谚语所言:“女孩和流水送到哪算哪。”
一 女孩、女儿及新娘(5)
【贞操德行】
给女儿梳头梳到十二岁,保护她到十六岁,等她过了十六岁,不管谁要娶她,对他道声谢。(捷克语)
一则希伯来语谚语为处女下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定义:“处女是含苞待放的玫瑰花。”很多文化过去(而且现在仍然经常)认为,女孩的婚龄宜早,一般是十五岁上下,最早到十岁。一则北非阿拉伯语谚语说道:“只要她到了能把盆端到口边的年龄,她就能怀上她妈所怀的。” 还有一则评语补充说,沙漠里的女孩早熟。在泰米尔人中,过去女孩不足十岁就完全可以嫁人,正如一则涉及娃娃新娘现象的泰米尔语谚语所言:“新娘开始长大的时候,丈夫死去了。”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有一些谚语谈及年纪极轻的女童婚姻,其中未发育的女童被喻为“未发酵好的面包”(Gordon 1959:452)。'40'俄罗斯人也以多少带点挖苦的口吻评论了年龄的差异:“新娘出生时,新郎已经骑在马背上。”一则来自巴西的葡萄牙语谚语强调了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差异:“少女好比菠萝:上面也许青,可下面已成熟。”
谚语强调婚前女孩“守身如玉”的重要性。害怕未婚女孩失身的谚语无所不在,原因如一则索布语谚语所述:“草药师没有治失身的药。”失身的女子名誉扫地,找到体面丈夫的机会不多。一则印度泰米尔语谚语如是说:“女孩的贞洁是嫁妆。”不过,更重要的是,失去宝贵贞操的女孩会让全家蒙羞,特别有损于父亲的威信。
一则摩洛哥柏柏尔语谚语从父亲的角度说道,女孩无论如何是个耻辱。一则巴西葡萄牙语谚语如此描述失身之灾:“失节的女孩是全家的耻辱。”好人家的正派女儿应该闭门不出。心急如焚的父亲担心女儿的名誉受损,因为父亲的好名声取决于女儿的处女身:
如果女孩外出,检查一下你的荣誉是否还在。(突尼斯阿拉伯语)
花被采,茎被蹂躏。[花朵是女儿,茎指父母](马来语)
金钱像女儿一样不能睡在院子里。(海地克里奥尔语)
女儿是珍宝,也是夜不成眠的原因。(拉迪诺语)
父亲面临着这样一个窘境:要么过早地把女儿嫁出去,要么根本嫁不出女儿。如果第一个求婚者庸庸碌碌,如何能确信还会有人前来求婚?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风险:第一,女孩失去贞操(或者更糟糕的是她怀孕了),随即失去“价值”;第二,她将永保贞节,成为一个受轻视、受揶揄的老处女。如果父亲拒绝所有求婚者,要么是因为他期盼着能找到更好的乘龙快婿,要么是因为他爱女心切而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两者都很可能导致上述结果。一则黎巴嫩阿拉伯语谚语说道:“不想嫁女的男人提高女儿的身价。”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欧洲,许多谚语警告人们要提防这种危险局面。例如:
只有三件事要抓紧:女儿的婚姻、死者下葬和客人的肚子。(波斯语)
死者和女儿应该尽快离家。(荷兰语)
女儿和死鱼不是存物罐。(英国英语)
女孩和鸡蛋不能久存。(德语、卢森堡语)
女孩好比马匹,年轻时送不出去,就会走背运。(意大利语)
甜梨和年轻女人不能久放。(荷兰弗里斯亚语)
男人即使年纪大了,也能找到妻子。但是,对于女孩来说,一眨眼的工夫已经“太迟了”。“想让儿子娶媳妇就娶,能把女儿嫁出去就嫁”,这是一则在欧洲、南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阿拉伯世界非常流行的谚语。女孩好比鸡蛋、黄瓜、水果甚至死人,女孩不是容器,父母们必须及时把女儿弄出家门,例如,“复活节的苹果和三十岁的女孩失去了原味。”(法语、德语、卢森堡语)女孩嫁人重要无比,如一则希伯来语谚语建议道:“如果女儿年岁见长,释放你的奴隶,让他俩成婚。”另一则泰米尔语谚语也把父母推向相同的方向:“十岁以上的女孩应该出嫁,如果有必要,可以嫁给最下等人。”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 女孩、女儿及新娘(6)
女孩子越晚结婚就越面临诱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