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第1/4 页)
向予菲则在一旁笑了笑,同时又觉得心脏绷紧,隐隐约约传来痛的感觉。张秋,你到底是花心还是没心没肺?你心里到底装着谁呢?
第二百零二章合伙指数(第二更)
今天已经是张秋下达设计市场分析程序架构的第三天了,该是研发部员工们交作业的日子了。
一到公司,张秋就问他们方案是否已经搞出来了。大家自然无论完成的还是没完成的,全都交了上来。
查看了一遍之后,发现只有四个人的是写完整了的。这四个人就是凌墨漪、林小白、杨宇航以及李翊君。
由此可见,闪光的人,自有其亮点。在正式做事之前,他们就能进入张秋的视线,现在看来,确实是有过人之处。
不说工作能力如何,至少这份态度,就是值得肯定的。
对比了一下这四分完整的方案,却以凌墨漪与杨宇航的最优。李翊君与林小白的,都有所欠缺。
张秋分别叫了他们四个人进来问对,问问他们这样设计是为什么,灵感来自于哪里,要怎么样去实现,还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如果问过之后,张秋再注意一下他们每个人所答,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顾客分析软件的名字,我取名为‘合伙指数’,顾客分析软件项目组也正式定名为‘合伙指数项目组’。”张秋道。
张秋说完,李翊君立刻就赞道:“合伙指数!这个名字好啊!既是公司的谐音,又点明了做生意的精髓。好名字啊!”
大家纷纷瞥了李翊君一眼,心道,马屁精。
张秋看了一眼李翊君,笑了笑说:“这次的项目经理,已经决定了,就是杨宇航。”
“这次的程序框架,他写得其实也还算中规中矩,但是他却是最用心的。你们都只是去百度了一下,客户分析软件,需要那些功能,然后就开始写程序框架了。”
“而杨宇航。却是亲自搞到了各大电商的商家账号,亲自进后台去查看了,体验了,网店后台拥有那些功能。说到客户分析。无疑是网络电商做得最好,因为看不到真人,就只能通过各种数据来分析客户,一个个客户产生一个个数据,一个个数据汇聚起来,成就大数据系统。”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实体店的大数据系统。”张秋道,“总所周知,实体店与网店不同。网店的每一个人,都有账号。没有账号也有ip地址。这样一来,客户所访问的每一个页面,都有着相应的记录,这个客户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从什么渠道进入网店,访问了网店的哪些页面,查看了什么商品,在什么页面停留了多少时间……等等这些,都有清晰明确的记录。这就为商家收集数据提供了依据。”
“而实体店!每个人都不会把名字挂在脸上,也不会把自己从哪里来的,更加难以知道他具体看了哪些东西。看了多长时间,上次看了什么这次又看了什么。这是因为电脑不认识人,而人又因为记忆力有限,记不住太多东西。这就为实体店的数据收集,制造了困难。”张秋道。
“所以,我们这个软件的目的就是。通过软件识别每一个人。记录每一个人来店的次数,在店的时间,看了什么商品,买了什么东西。上一次来了多久看了什么,这一次又来了多久看了什么……等等。总之就是电商网店能够做到的,我们通过这个软件,也能让实体店做到。”张秋道。
“这样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所以许多人放不开手脚去设计,然而我却跟你们说过,核心技术由公司提供,你们尽管去设计框架,不怕某种功能实现不了,想到了就设计出来。然而真正去这样做了的,就只有寥寥几人。而这其中,杨宇航做得最好,最认真。所以,他是这次的项目经理。怎么样?还有没有异议?”张秋说。
“无异议。”大家一起回道。
“好了,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张秋道,“杨宇航,现在就由你带着大家,两天之内按照你这个框架,把基础代码全部写好,再交给我审核。我们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做出第一版的软件!”张秋道。
有了软件框架,就可以填写基础代码了。这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纯属苦力活,跟搬砖差不多。这也是程序员最常做的工作,所以时常有程序员戏称自己为码农,或者it界搬砖工。
交代完了之后,张秋进了办公室,躺在了躺椅上。
陈兰这个助理不在,张秋身边也每个伺候的人。现在想享受的时候,才发现有些不习惯。不过想来,自己把助理当秘书用,似乎也不怎么好。不过陈兰也不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