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1/4 页)
某个时候,张叔夜,以及撑着拐杖在咳嗽的吏部尚书时彦,已经和他们吵的面红耳赤。
这个时候蔡京的马车也到了,蔡京下车之际,许多酱油党以及蔡党的官员围了上去,行为非常幼稚的样子,就像那样参与骂架的孩子事后总想得到长辈的认同一般,纷纷询问:“太师德高望重,怎么评价如今这场雨,以及当时张叔夜的求雨?然后您对高方平目下所面临的形势怎么个看法?”
“暂时没好评价的,一切皆以最终形成的事实为准。大家勿要过度的猜测和解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在于,高方平和所有尽心尽力的地方父母官一样,总体上,相信他也是想把事情做好的。至于结果,得看老天爷的意思。”
蔡京说了些四平八稳的废话。他乃是老奸巨猾的人,不是说不想利用形式给予高方平张叔夜在舆论上暴击。而是蔡京学乖了,事关猪肉平的一切自来都可能出现神奇的转折,所以现在的确不适合把话说的太死。
在官场之上沉浮数十年,见过了太多的东西。蔡京当然关心目下的局势,却比他们更清楚的知道,是否能在舆论上、政治上终结高方平的不败神话,不靠这些家伙怎么说,而最终要看这场雨最终给郓城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两派之间,说的在怎么样也是没什么卵用的。倘若最终出事,哪怕不是他高方平下的雨,也可以做文章把他说成罪人。而若是人家真的抗住了局面,任你怎么说,也只能干瞪眼而不能去做点什么。(未完待续。)
第289章 这场雨是祥瑞吗
一群官员众说纷纭之际时辰到了,全体入朝觐见皇帝。
赵佶临朝之际面带喜色。他本身是个脑子有病的文青,而皇城之内亭台香榭,下雨时候自然是很美的,别有一番风格。在几月前张叔夜也的确干了当年王安石喜欢干的事——绑架皇帝,把赵佶弄去求雨了。
所以在赵佶的印象之中下雨是好事,代表国泰民安。
事实上京城的雨并没有成灾,周邦彦还应景似的写了两首“情深深雨蒙蒙”之类的词谱,在大晟府演唱,听得除皇后娘外的贵妃们一个个傻傻的,于是乎,受到外臣张叔夜相爷的影响,又后皇城内娘娘们的枕边风影响,赵佶很高兴,把这次的雨水看做祥瑞。
“恭贺陛下,此番连绵之雨,实乃陛下出手请来的祥瑞,全国丰收已可指望。陛下圣明,国之洪福也。”
蔡京都不想于此番局势之下做文章,但是左丞何执中见赵佶临朝面有喜色,便开始蛊惑圣心。
高俅老儿原想也趁机拍皇帝一马匹,但是看张叔夜脸色铁青,于是高俅虽然不懂这些方面,却也已经用灵敏的触觉嗅到了不妙的意味,当即忍住了不去参与。否则老高虽然是武臣不能干政,不过在朝上利用任何情况,不惜颠倒是非黑白的大拍马屁的事,他干起来是不亦乐乎的,人家再见不惯,也拿这个奸诈滑头没有办法。
张克公出列道:“陛下勿要听信此等谬言。须知任何事物过犹不及,此番雨水对于一些地区、一些人是喜信,但并非全国如此……”
张克公于平时浪费人品太多,不好听的话说了太多,导致不论什么问题,他只要一开口就会让赵佶头疼,于是赵佶便心不在焉的皱着眉头,后半段都不知道张克公到底说了什么。
但高俅老儿倒是马上很机灵的听懂了,张克公的意思是,这些雨水对有些地方是灾害,要看地方。
论级阴谋诡计和斗争方面的东西,高俅是很有悟性的,虽然一时不知道这些雨对于宝贝儿子高方平是什么。但已经明白了蔡党的何执中在干什么了,老何这是在对一些人往死里整。因为只要不是全国性的大灾,一但被老何带起了雨水是皇帝求来的节奏,此种说法一成立,那么在此祥瑞下依旧粮食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那些,罪过就大了。
思索着,老高往后退半步,悄悄的踩在了种师道的脚上,以低不可闻的声音问道:“这场雨对郓城是祥瑞吗?”
种师道想一拳把这个不学无术的老棒槌打死,却也只得低声嘀咕道:“太尉您知道八百里水泊是怎么来的?”
这一听高俅老儿又吓得元神出窍,也这才明白为何张叔夜目下无法说话。因为套用何执中这个老不死的话,这场雨就是他张叔夜怂恿皇帝求来的,自然不方便再随意的去说反话了,否则除了是质疑他老张自身之外,还是质疑皇帝。
“陛下英明!”
“神武啊,此番年景之下若依旧欠收的官员,则足以证明他们的无能。此种选拔官吏、发现害群之马的妙招简单有效,非陛下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