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意把好活给谁就给哪个去,那是他们的事情。这些话你没忘记吧?老子说的好啊,人就应该如水一般,不管到哪里都能相容。你改变不了社会,就学着改变自己嘛。我看胡艾就比你聪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你强多了,这就是一种能力,你还老是看不起他,说他屁本事都没有,还说车间里每样缺德事都有他的份,看看你自己吧,如今这副下场,谁有能力?谁的修养好?看结果嘛。”“是的,人就是要像水一样,流进杯子里像杯子,流进夜壶里也就是个大夜壶。”
路过学校操场的时候,小敏叉开两条瘦长腿,刹住自行车,摆出一副要打架的样子停在那里。
“怎么了,停在那儿傻不垃圾的,看着我干啥。”老婆一边问着,一边回头瞪着他。“现在呀!……哎……”小敏楞半天终于开口了“有些人,尤其是某些女人,一方面信儒,一方面又信道。”“那又怎么了”“表面上是取百家之长,实际上是思想混乱。”“狡辩,你这么说有道理吗?”“因为每一种信仰或者观念都有他一整套的体系。打个比方:你觉得奔驰的发动机好,但又觉得奥迪的外形和你的胃口,还有林肯的车轱辘特别美观,你把他们胡乱搭配起来试试看,能不能装配到一块儿还成问题,也不成个系统,整个一胡搭乱配。断章取义理念交叉,那是要乱套的。古代的智者,他们不是傻瓜,完整的一套体系一般来说是不能拆开来用的。”“哪个对就用哪个的嘛”“鬼话,那是要发生冲突的。”小敏此时已是锤胸顿足“老婆呀,就是老子他老人家自己的那一套东西都会自相矛盾,更何况……”“更何况什么,你还能了,老子的理论你也能挑出毛病?”“不是我吹啊……”“行了行了,你爸说你打小就特会诡辩,我看也是,等会儿听你胡说一通,说不定又被你影响了,我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欢受别人控制。”“这怎么算是控制呢,对不对你自己分析嘛。你看啊,老子是主张无知无欲的。不说多的,就这‘无知无欲’四个字,分成两个词组,词组和词组都会发生矛盾。你动脑筋想象一下,一个无知的人,他会有那么高的无欲的境界吗?越是愚昧无知,其欲望就越是强烈。人类,也是一个自然的生命体,它就应该具有自然的属性,无欲实际上违背了生理原则,刻意追求境界不但虚伪,而且也会遭受自然的惩罚。你再比方说,你刚才说的那一句,人就应该像水一样,你说胡艾这人很能适应环境,就象水。想象一下,那水流到茶杯里就变成个杯子,流到夜壶里就会变成个夜壶,那不是人的本性,那也活得不像个人。”听完这番宏论,老婆更是不耐烦了“反正你影响不了我,暂时说不过你只是我理论还不够,你不信请个专家来试试。走吧……走吧,别叉着个腿犯傻,早点回去,这几天忙着搬家,厨房里的事情你也该去帮帮了。老爸昨天又在嚷嚷腰疼。”
小敏杂文—理发师悖论…1
我忽然想起有这么个故事:
萨维尔村的理发师挂出一块招牌,上面写着:“村里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都由我给他们理发,我也只给这些人理发。”于是很快有人问他:“您的头发由谁理呢?”理发师无言以对。
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就属于自己给自己理发的人。但是,招牌上说他不给这类人理发,所以他不能自己理。如果让另外一个人给他理,他就是不给自己理发的人,而招牌上明明说他要给所有不自己理发的男人理发,因此,他应该自己理。由此可见,不管怎样推论,理发师所说的话总是自相矛盾。
这是著名的“罗素悖论”。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来的,他把关于数学集合论的一个著名悖论用故事通俗地表述出来。由此,我又想起这么一件事情:
有一次,我和老蔡讨论一个问题,“你说我们的计件工资制度是为了让优秀的员工赚更多的钱,他们思想先进,勇于奉献。那么请问,勇于奉献的人应该是很超脱的,先人后己的。所谓奉献,也就是反功利的,但我们的计件工资恰恰是为了迎合唯利是图的,越贪婪赚钱越多,越善良越是揭不开锅。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老蔡说:“你这个问题很歪,从某种程度上说又很理论化了,事实证明,我们的优秀份子得到了实惠。干活挑肥拣瘦的人,终将吃亏。”
我问他,为什么有人会挑肥拣瘦,他说因为活有肥有瘦,我问他“你经常说,所有的活在价格上已经相当合理,没有肥瘦之分,就算是有区别,那也是微乎其微。”他回答“肥瘦是相对的”。这个回答辩证而狡猾,我又问他:“为什么要搞计件工资。”他回答:“因为人性自私,人是趋利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