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1/4 页)
消息传入王府,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担心的表情,那拉氏更是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去佛堂参拜,祈祷康熙快快康复。
十一月九日。一大早,胤禛便早早的起来了,他今天受康熙之命,要替康熙去天坛进行冬至祭天。临走之前,他一再嘱咐我这几天好好待在府里,什么地方也不要去,没有他的命令不要跟任何人走,亦不要踏出王府半步,一定要好好守着儿子等他回来。他表情严肃,是我从没有见过的严肃。我认真的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答应了他。
虽然深在府里,畅春园的消息却是每天都有人传过来。从传达的公公那里得知,经过太医的全力抢救,康熙总算暂时稳住了病情,大家为此微微松了口气。可还没能等大家歇上口气,七天之后,不幸的消息再次传来。康熙毕竟年岁大了,虽然太医的抢救让他清醒了过来,可是只撑了几天,便于十一月十三日,戊刻,病逝于畅春园,享年六十九岁。
得知这个消息是在康熙病逝三天之后,前几天突然没人来传达消息了,我们一干人都非常奇怪,亦很焦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那拉氏本想进宫打探一下,可门口的侍卫拦住我们说没有四爷的命令我们不能出去,那拉氏听后虽然恼怒,可也不敢违抗胤禛的命令,只能回到府里坐等消息。
三天之后,我们等来了康熙病逝消息的同时,也得知康熙在临终之前将皇位传给了胤禛。
[第五卷 轻烟散入王侯家:帝王(上)]
去时他是臣,来时已是君。
这是我亲耳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史实上已经对雍正继位产生了许多不同版本的说法,而我今天亲耳听到这个消息,终于证实了胤禛的确是合法继位,并非后世传的那么不堪。
去时他是臣,来是已是君,只是这句话的背后饱含了多少辛酸与无奈?他继位后为大清朝任劳任怨的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后世却一次次置他的功劳于不顾,只是一位关注着他是否篡位?如果当真是另一个人继位,史学家们敢保证他所能做的一切会比胤禛更出色吗?
短暂的惊喜后,我在心里重重舒出一口气。他终于成全了自己的伟大抱负,即将登基为帝!
继承大统的胤禛十四日便加封了八爷为亲王,并且释放了十三,命八爷、十三爷、马齐和隆科多四人总理事务。
听着一个个我早了然于胸的消息一一实现,我又喜又忧,喜的是十三经历十年的磨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忧的却是此刻八爷虽然被封王,可不久之后他与九爷、十四爷的磨难就要开始了。我蓦然想了那天晚上十四醉醺醺的对我说如果福惠要是现在会说话,能喊我一声十四叔就好了,可是现在福惠已经会喊叔叔了,他却也许永远也不希望听到自己的侄儿喊他了吧。
阳光依旧灿烂的照在屋檐上,门口的警戒已经被解除,自从那天去祭天后,胤禛就没有回过府。我看着府里依旧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切日常生活,感叹即将成为皇后的那拉氏依旧还是这么端庄贤淑,井井有条。
四日后的上午,我刚用完早膳,宫里就有人来报说四阿哥今天举行登基大礼。他举行登基大礼我们这么女眷是不可以亲临现场去看的,所以只能乖乖的呆在府里想象着那该是一个多大的场面。想来我竟没有机会亲眼目睹古代皇帝的登基大典,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和电视剧里拍出来的差不多。
晌午,宫里再次来报说登基礼已经结束,皇上宣布明年是雍正元年。
雍正元年呵,我淡淡一笑,将府里几位福晋格格的欣喜之色看在眼里。
“皇上说了,请几位娘娘准备一下,择日即可进宫。”
“有劳公公了。”那拉氏站起身:“请公公屋里喝杯茶吧。”
“娘娘客气,这是奴才的本分。”来报的公公谦虚的说了一句,随着那拉氏走进屋中。
忙碌的日子过了几日,十二月中旬,我们奉命搬进紫禁城,我被安排在了翊坤宫。正当我忙于张罗刚搬进宫的东西时,丫头可儿跑进来说十四爷已经奉诏从西北赶回来奔丧,此刻正往皇寿殿拜谒康熙的灵柩。
拜谒灵柩?我闻言微微一愣。我知道十四从西北回来看见胤禛后非但不肯行君臣之礼,也不承认他这个皇帝,只拜过自己的皇父就悲笑着走了。
“那十四爷现在到了吗?”
“奴婢不知,奴婢来时十四爷正往那赶。”
我点了下头:“你去打听一下,有什么消息立刻回报于我。”
可儿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我停下手里的事,抬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