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部分(第1/4 页)
于是大明各地就出现了叫后来之人难以想象的一幕,明明民间的大商人个个富可敌国,可朝廷却财政紧张得快要揭不开锅了。但同时,地方官员的日子却一样好过,因为他们可以从当地大商人那儿得到足够的孝敬,这笔钱甚至是他所领取俸禄的几十倍。
当国库出现亏空,天子问计于臣子,随后引出要削减宗室用度这一场风潮时,杨震便已开始关注这些情况了。而当有人提出增收商税,却被许多朝中高官所极力抵制之后,杨震就更觉着其中必然大有猫腻。
以如今锦衣卫消息之灵通,杨震这个都督想要查明一件事情的隐情自然不是什么难事。这不过几天工夫,一些隐藏在水面之下的东西就被一一揭开。
那些朝臣所以会对此大力反对,自然是因为他们能从中获取许多好处了。要知道,现在大明商业最发达,大商人最多的,就数东南的那些个省份,以及山西了。而偏偏,这些个省份里又多出人才,占据了大明朝堂的半壁江山。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当一个商人有了大量的钱财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他势必会想着与权力勾结,天下间再没有让自己的子侄成为权力阶层的一部分更安全的办法了。而他们又有的是钱,可以请最好的老师,从小就教导下面有读书天分的孩子,而这些人在科举中自然也就是那些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了。
虽然贫寒人家里也会出几个天才,但只论数量的话,明显是这些富裕的商人家中所出的子侄更容易做官。这一点,哪怕是几百年后,也没有太多的改变……
当这些人真个位列朝堂之上,又怎么可能不为自己的亲人说话呢?
另外,一些本身或许不是出于商人之家的官员也因为生活需要而开始凭着自己的权力让家人在家乡行商,以获取大量的好处。毕竟这天下间的官员这么多,但真正大公无私的却只有海瑞一人而已……
这些官员和他们的家人就是靠着朝廷的这一规矩不断攫取好处的,试问当有人要改变这一切,相当于是要挖他们墙角时,这些人又怎么可能不群起而反击呢?
哪怕如今朝廷的国库出了大问题,只要增加商税便可解决,他们也依然视而不见,正所谓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至于朝廷的财政问题,不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么?
不过这些私心损公之念终究是上不得台面的事情,尤其是对那些道貌岸然的朝廷高官们来说,一旦事情被揭发出来,他们所要面对的麻烦就很大了。
杨震本来是打算找个机会将自己所得的这些情况报给天子,然后由万历来做最后定夺的。但既然这些官员没事找事地招惹到了自己头上,他当然不可能忍气吞声,索性就借朝中那些急红了眼的勋贵之手来对付他们了。
他交给王伟的东西很是简单,就是一份几省重要商人和朝中官员的背后联系而已,至于更深层次的东西,王伟自然是一眼就能看明白了,所以才会感到一阵愤怒——好嘛,你们有名有利还有肉吃,却让我们连一口汤都喝不上,还总是仗着大义的名分来贬低针对,当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随便翻看了一下手中文书内容后,王伟并没有问杨震这些东西的真实性,锦衣卫查事情的能力他还是颇为信任的,同时也已有了打算,便朝杨震一拱手:“杨侯爷能在此事上如此相助,我们领受了。”
“国丈客气了,我不也和你们一样么?这弹章里,还有我杨震的名字呢。”杨震似笑非笑地一拍那抄本道:“不过这事你们要做也得做得周密些,莫要给人留了口实,不然又会成为一场糊涂账了。”
王伟当即就明白了过来,显然杨震是不打算搀和进这次的纷争里去,这已是他给自己等人的最大帮助。虽然心下有些不满,但他也无可奈何,毕竟杨震的身份摆在这儿,他与寻常的宗室可不同,有的是自保的手段,确实不必和他们一般惊慌。而且这回他也算是帮了众人大忙,他们也不能奢求太多。
所以在愣了一阵后,王伟只得苦笑一声:“如此,我们自会小心行事!”
杨震这才一笑,又与对方闲话几句后,便端茶送客了……
几日之后,朝中纷争再起,居然有一些言官突然就转了枪口,对准了朝中几位高官,历数起他们的种种罪行,其中就包括借着自己在朝的身份让家人于地方强买强卖……
而这,还只是一个开始,随后不久,更多的言官们开始了对这些官员的弹劾,甚至有人开始将此事和朝廷的商税过低给结合了起来。
杨震在得知这一变故后,忍不住一笑。他知道,这是那些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