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页)
福特也同样到太平洋战场参战,多次立功获奖。
复员后,福特开始投身政治。从1949年到1973年代表本选区担任了24年众议员。肯尼迪遇刺后,他是沃伦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自愿为联邦调查局担任在委员会的眼线。1965年被选为众议院少数党领袖。福特为人平和,从来不树敌,加上球星的身份,让他在政坛上很受人欢迎。阿格纽出事后,尼克松希望通过福特这位老好人来挽回自己的形象,没想到阴差阳错让福特这位没有参加过一次总统竞选的人成为总统。
副总统辞职或死亡的情况发生多起,以前通常不再找人——反正也没什么用,但宪法第25条修正案规定必须有副总统。当尼克松找国会重量级议员征求继任副总统人选的建议时,对方只给出一个人选,这样福特成为第一名宪法第25条修正案生效后的继任副总统。参议员信任投票,反对的只有3位。众议院投票也只有30位反对,可见福特人缘之好。1973年10月上任,不到一年就成为总统,等于连续继位两次,在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福特上台之时,可以说是自大萧条后美国最糟糕的时刻,通货膨胀是内战后最严重的。水门事件造成民众对政府非常不信任。福特成了总统,副总统又空了,福特心中有两个人选,一是老政客,前纽约州长洛克菲勒,另外一位是小政客,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乔治·布什。福特掂量了一下,还是求稳吧,提名洛克菲勒,任命布什为驻华办事处主任,卸任后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
福特上台一个月,即赦免尼克松,因此挨了全国人的骂,在国会里也从老好人变成不是人。新闻秘书愤然辞职,福特为此到国会作证,成为唯一一位到国会作证的美国总统。时过境迁,这件事现在被公认为正确的选择,因为它对国家有利。可是在当时,阴谋论的说法骤然兴起,是福特1976年败选的原因之一。
1974年中期选举,*党大胜,在众议院中获得三分之二多数,在参议院中获得通过法案所需的60席,连福特占了24年的席位都被*党拿去了。 。 想看书来
从老好人到不是人(2)
面对7%的通货膨胀率,福特认为美国人花钱太多,要求美国人少花钱。到了1975年5月,因为进入经济衰退,想让人花钱都没人花了。赶紧给大家退税,让大家花钱,可是经济越来越恶化,连纽约市都要宣告破产了。他要求援助越南和柬埔寨,都让国会否决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共产党获胜。到了1975年9月,福特在加利福尼亚两次遇刺,刺客都是女的,也是头一次有女人行刺总统。两次都是有惊无险,刺客被判终生监禁。在这种情况下,福特迎来了1976年大选。
这次大选,共和党内只有一个挑战者,就是保守派代表里根。右翼对于输了越战耿耿于怀,而且认为福特没有参加过一次总统选举,大概根本就不知道怎么竞选。福特和里根咬得非常紧,到开全国大会之时,还是不分胜负。在全国大会上,里根走了一着险棋,宣布如果他出线的话,将挑选自由派参议员施威克为副总统候选人,试图拉拢党内温和派。的确成功地拉拢了几位温和派代表,可是很多保守派代表因此转向,让福特险胜。
里根的教训给福特敲了警钟,因为他本来打算挑选副总统洛克菲勒为竞选伙伴的,可是洛克菲勒是自由派的代表,如果选了他,保守派肯定反对,因此改变主意,选了保守派的参议员多尔为竞选伙伴。
*党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可是*党没有领军人物,结果成了该党有史以来参选人数最多的一次初选。各州初选烽火连天,但看不出谁能出线。
1976年大选,从理论上讲,无论*党谁出线,只要没有大的错误,肯定会赢得大选。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大家各不相让,都想捡这个便宜。
在*党初选开始时,佐治亚前州长吉米·卡特只获得4%以上的*党选民支持,在佐治亚之外毫无名气。除了约翰逊外,没有一位南方人被选为总统,而约翰逊的当选是因为他是时任总统,此外*党内很多人认为卡特太保守。但是几乎在一夜之间,卡特的支持率骤然上升,很快成为*党内领先的候选人,在全国大会召开之前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支持。
这个天翻地覆的变化是因为他突然获得了华尔街、新闻媒体和学院派的支持,来自金融界的捐助也使他财大气粗,做到这一切的正是洛克菲勒家族第三代最年轻的戴维·洛克菲勒,是他把卡特收为门下。
洛克菲勒家族从第一代开始就是共和党,怎么突然出了个*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