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1/4 页)
军兵士踏着干草铺成的路,神不知鬼不觉地*倭寇大营。
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盘踞在岛上的二千多个倭寇全部被歼灭。
在广东牛田,戚家军连夜跟踪追击倭寇,一连攻下了敌人六十多个营寨,消灭了溃逃的敌人。公元1565年,俞、戚两军再次配合,大败倭寇。到这时候,横行几十年的倭寇被基本肃清了。
………【第十三节 海瑞公正执法】………
海瑞是广东琼山人,在浙江淳安做知县的时候,认真审理积案。不管什么疑难案件,到了海瑞手里,都一件件调查得水落石出,从不冤枉好人。当地百姓都称他是“青天”。
海瑞的顶头上司是浙江总督胡宗宪。有一次,他的儿子带了一大批随从经过淳安,住在县里的官驿里。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的胡宗宪儿子,看到驿吏送上来的饭菜,气得掀了饭桌子,并把驿吏捆绑起来,倒吊在梁上。
海瑞听完差役的报告后说:“总督是个清廉的大臣。他早有吩咐,要各县招待过往官吏,不得铺张浪费。现在来的那个*,排场阔绰,态度骄横,不会是胡大人的公子。一定是什么地方的坏人冒充公子,到本县来招摇撞骗的。”
说着,他立刻带了一大批差役赶到驿馆,把胡宗宪儿子和他的随从统统抓了起来,带回县衙审讯。一开始,那个胡公子仗着父亲的官势,暴跳如雷,但海瑞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公子,还说要把他重办,他才泄了气。海瑞又从他的行装里,搜出几千两银子,统统没收充公,还把他狠狠教训一顿,撵出县境。
等胡公子回到杭州向他父亲哭诉的时候,海瑞的报告也已经送到巡抚衙门,说有人冒充公子,非法吊打驿吏。胡宗宪明知道他儿子吃了大亏,但是海瑞信里没牵连到他,如果把这件事声张起来,反而失了自己的体面,就只好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了。
后来,海瑞在仕途上屡造坎坷,屡次受到排挤,曾因批评皇帝被罢官入狱。他始终刚直不阿,执法公正,惩贪抑霸,整顿吏治,并平反了一些冤案,被誉为“海青天”,亦称“包公再世”。
………【第十四节 张居正与一条鞭法】………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北江陵人,是明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在明神宗即位时,他是首辅大臣。张居正根据穆宗的嘱托,真的像老师教学生一样,辅导这位才十岁皇帝。他经常采用历史故事来教导神宗,有一次,张居正讲完汉文帝在细柳劳军的故事,就说:“陛下应当注意武备。现在太平日子长了,武备越来越松弛,不能不及时注意啊!”又有一次,张居正讲完宋仁宗不喜欢用珠玉装饰的故事,说:“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轻视珠玉。因为百姓靠粮食生活,珠玉这类东西饿了不能充饥,冷了不能御寒啊。”
张居正对神宗教育十分严格,神宗把张居正当作严师看待,既尊敬,又惧怕。再加上太后和宦官冯保的支持,朝政大事几乎全部由张居正作主。
张居正是明朝的一个能干的政治家,他掌握实权以后,就大刀阔斧地在军事、政治、经济几方面着实作了一番整顿。
看到黄河年久失修,河水常常泛滥,大批农田被淹,影响农业和运输,张居正就任命专治水利的潘季驯督修黄河水利工程。潘季驯修筑堤防,堵塞决口,使黄河不再泛滥,运输通畅,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明中期以后,大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税收,一些豪强地主越来越富,国库却越来越穷。针对这种局面,张居正下令丈量土地,清查那些被皇亲国戚、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以增加国家的收入。
在丈量土地之后,张居正又把当时各种名目的赋税和劳役合并起来,折合银两征收,称为“一条鞭法”。经过这种税收改革,防止了一些官吏的营私舞弊,增加了国家的收入,也多少减*农民的负担。
张居正改革,是明朝封建统治者,为了挽救明中叶以后积弱积贫的统治危机而搞的一场改良运动。经过改革整顿,阶级矛盾暂时缓和了,社会经济也有相对的恢复和发展,府库钱粮充羡,边防力量加强,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第十五节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明世宗时期,中国出了一名医术高明的人,他叫李时珍。李时珍是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由于他的祖父、父亲都当过医生,受其家庭熏陶,他从小就对医学很感兴趣,医药知识也渐渐丰富起来。
李时珍的父亲要他读书应科举考试,但他的志愿是做个替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