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1/4 页)
此次李嗣业将带五千陌刀兵一同出征,李佐国知道安禄山手下骑兵众多,而且还都是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多年的唐军精锐,正好安西陌刀兵是克制骑兵的存在,李佐国恨不得将安西所有的陌刀兵都给李嗣业带上,不过最后李嗣业还是决定只带五千陌刀兵出发,还有骑兵两万,统领大将为阿力射,步兵五万,统兵将领为殷秀实,辎重兵五万,共出兵十二万五千人,正兵七万五千人,可以说是疏勒李嗣业手下的老一辈将领集体出动了。
河洲守军减少至一镇三百人,李佐国在李嗣业出兵之后为龟兹总理,段天和为留后使,总管前方大军辎重粮草的安排,安西这次连续出兵,军械不吃力但是粮草还是有点吃力了,还好唐玄宗还知道皇帝不差饿兵,在陇右和河西安西的大军能够得到补给,当然到了长安更是能够得到军粮补给。
看着引领大军出发的李嗣业背影,李佐国握紧了拳头,他私下已经跟阿力射和殷秀实说过,到了长安就联系自己在长安安排的银营,还有就是请两位老将军注意长安消息,一切都要一自己父亲的安全为优先,李佐国最后告诉两将,自己父亲的安危是最要紧的,哪怕是皇帝要对父亲如何都不行,两将虽然觉得李佐国想问题很奇怪,自己是援军啊,皇帝怎么会对李嗣业不利?
不过阿力射还是拍着胸脯答应李佐国,哪怕是皇帝老儿要对李都护不利,我也会护着李都护安全回来的,殷秀实虽没有像阿力射一般大包大揽,还是表示了一定会小心尽力,李佐国也只能说到这里了。
大军出发后李佐国开始整顿安西的军务,李佐国想明年就让父亲回安西坐镇,自己轮换出兵讨伐安禄山,安史之乱李佐国知道足足打了八年,但是李佐国却想尽量争取在一两年之内解决,不然八年打下来对于大唐整个民生经济的破坏就太厉害了,现在李嗣业坚持要自己领兵出征,李佐国只有答应,不过心中始终担心。
因为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唐玄宗就比猪一样的队友还差。对此李佐国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用快马传信长安李建勤,要护住李嗣业的安全为第一要务。李佐国一边整顿安西军队,一边忧心忡忡等待长安消息。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连续传来两个坏消息,李佐国顿时坐立不安起来,先来的一个消息不出李佐国所料,洛阳果然失守了,东都洛阳陷落,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被俘。不肯投降安禄山被杀,洛阳失陷之后讨逆大军主将李琬也死,于是封常清率部退守潼关。洛阳就此被安禄山掌握,安禄山掌握洛阳之后出兵河南,同时强攻潼关,奈何封常清稳健异常。将潼关守得固若金汤。安禄山派出的二十万大军攻打了一个月未能寸进,于是退兵。
第二个消息就是李嗣业快马加鞭赶路,二十余天就到达长安,唐玄宗大喜,封李嗣业为柱国候,令李嗣业出兵潼关,为潼关主将,会同潼关唐军以拒安禄山。看到这里李佐国浑身冰凉,想起了原来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守潼关的高仙芝和封常清就是因采用守势被太监密告。玄宗下令将两人斩首,现在手潼关的变成了自己的父亲和封常清,难道被玄宗斩首的变成了自己父亲和封常清?
河北的局势还不算一塌糊涂,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率唐军抵抗史思明的叛军,双方在河北拉锯战,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李佐国这几日根本坐不住了,为父亲的安危担心,阿丽儿明知道李佐国的情绪不对,但是又问不出个所以然,李佐国怎么说的出口?难道跟阿丽儿说:“我是知道皇帝要杀潼关守将的,现在守将又正好是我爹,所以我才着急。”
阿丽儿看着李佐国每天忙到很晚,而且越来越沉默,于是只有去找闻氏,闻氏本来在专心照顾小女儿,同时为出征的李嗣业每天拜佛求祈,自己丈夫虽然出征,儿子却在龟兹,李嗣业又是经常出兵在外,闻氏也习惯了,这时听媳妇说儿子不对头,于是这天下午就使人到前面官衙叫儿子到内宅说话。
李佐国本来在听段天和跟楚天舒汇报秋收的情况,两人都看出了李佐国有点心不在焉,正在这时内宅的仆人前来传闻氏的话,叫李佐国进去说话,李佐国这几天本来就心烦,这仆人因为是闻氏让他来传话的,语气就有点不恭,且在门口没有通传就进来了,李佐国眉毛就立了起来,立马就要发作。
还好楚天舒算是李佐国的知己,虽然也不知道李佐国这段时间烦心什么事情,但是一看李佐国立时就要发作马上就说道:“佐国,一个下人而已,你母亲不知道叫你有什么急事,快去看看。”
那传话的仆人才看见李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