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冬酿酒与独酌酒 (第1/2 页)
《沽酒娘子(美食)》最快更新 [aishu55.cc]
次日,叶知书和叶蓁蓁乘坐马车去了鉴湖庄子。越州酒有冬酿的传统,所谓“冬酿”,是指从年末立冬到来年立春这段日子要进行发酵装坛,这对于越州酒来说很重要,是出来的酒品好不好的关键日子。
立冬那日,叶蓁蓁还出席了鉴湖边上举行的冬祭。各个酒庄的当家人在鉴湖边祷告酒神,并从立冬开坛酿酒。往年是叶知书和虞兰去的,今年一则是叶知书没有回来,而虞兰又病了。二则叶蓁蓁在月下楼的事务上越发上手,少东家去冬祭顺理成章。
最初叶蓁蓁有点忐忑,自己年纪轻又是女子,怕镇不住场子。虞兰宽慰她放心,不单她一个女东家,其他庄子也有女当家,只是女当家不多罢了。待到她到了冬祭,还真是不止她一个,不过她是最小的未婚配的。
正是这个原因倒是受到了优待,那些女当家人见她一小姑娘来冬祭反而起了护犊子的心。她们风风雨雨走过,知晓女当家的难处,又见叶蓁蓁进退得宜,不卑不亢,更为欣赏。
冬祭过后便要酿酒,这回去庄子为的是看酒品。
“小姐,冬天那么冷,为什么要冬酿呀?”柳依依又开始了她的日常发问,叶知书听见并没有怪她的嘈杂,他也想知道自己女儿对酒的掌握程度,便在一旁假寐。
“制曲要在最热的时候,但酿酒要在最冷的时候,冬天,鉴湖水最是清冽。开耙后酒要发酵,冬天发酵的慢,时间正好,要是天气热容易变酸。再则,酿酒要用米粮,秋天粮食正好收成,新鲜的米酿酒最好。依依我来考考你,酿酒用的什么米?”
“小姐,这我怎么会不知道,酿酒用的是糯米呀!”
到了庄子后柳依依看见游廊,屋子都画着一幅幅图画,问道:“小姐,这些画上画的是酿酒的动作吗?”
“这些图是有大用处的,画的不单是动作,还有顺序。你看最前面那张,是浸米图。学徒们把新收来的糯米去谷分捡之后倒入鉴湖水,泡的糯米发胀为止。”叶蓁蓁指着图讲给依依听。
“第二张我知道,画上画着炉灶,还有炊烟,定是为了将米蒸熟。咦,后面为什么又要淋水呢?”
“前头说对了,这叫‘蒸饭’,把浸好的米上锅蒸熟,但不能像我们吃饭时候的米一样煮烂,要保持生米的形状。刚出锅的米很烫是不能直接下曲的,所以要过水,再放到有风的地方晾。”
一边走一边讲,一行人到了另一间大作坊,作坊放满了比人稍矮些的大酒坛,一排排整齐排列,坛与坛之间只余下过一人的长度。排山倒海的酒香四溢,闻着让人生醉。仓库的管事出来接待了他们。这间大
“好香啊!这些就是酒了吗?”
“不是,还早着呢。这个作坊是用来落作的,里面存着酒药。学徒小工们把前头晾好的米抬进来放进缸里,加酒药。再挖个坛底深的孔,等个一两天酒就一点点析出。之后可就是最重要的了,学徒手艺不准,得靠老师傅,这位便是‘酒头脑’,让他跟你说。”
“酒头脑”带她们看打开着的大缸,并道:“我们每日呀要给这些缸开耙二三十次,开耙是为了让气进去些。给那些要开耙的开了,要是不该开的开了,而该开的没开,那酒就要酸喽,酿不成黄酒了。”
“那记下落作的次序,一个个开不就好了?”
“非也非也,每一坛酒发的不一样,不一定会按照落作的顺序。有些发的快,有些发的慢。听其音,嗅其香,尝其味。可不简单呐!老头子我从学徒学起,一辈子也就做了这么一件事!”
“老伯你真厉害!”柳依依听的钦佩不已。
“东家,这已经是最后一批了,大部分都放在陶坛里,在院子里搁着呢!喏,全叠好了。”
空旷的露天院子里叠着一个个陶坛,一眼望不到边,陶坛上皆覆着厚雪。陶坛按入坛的日子一片片码好,都竖着牌子写着日子。
“陆老伯,辛苦你们了,这些就是叶家赖以生存的生计啊!”叶知书不禁感叹道。
“不辛苦,不辛苦,俗话说‘伏夏主阳,寒冬主阴’。阳时制曲,阴时酿酒。阴阳相合,此乃天道。小老头顺时应节,酿最香醇的酒是我毕生所求,客人喝到我酿的酒舒坦快活,可解些许忧虑,便是人道。为天道人道做事,谈何辛苦啊?”
“老伯不单有酿酒的手艺,更有纯粹的心,蓁蓁佩服。”
叶蓁蓁是真的佩服这样的手艺人,没有那么多的杂念,一生只把一件事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