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第1/4 页)
这么样一来,混乱纷扰立时便安顿下来,变得井然有序。但朱元璋还是把的道的金银财物,按功行赏,军士们自然也欢喜的很。
如今的天下局势,一个城镇,经常易主,却从未见过这么有纪律的军队,不杀不掳,玉石太平路享有盛名的儒士李习、陶安等率领父老,迎接大军。
刘剑心走在前面,与朱元璋并列。
那陶安见到两人,眼珠四下乱转,甚至不知谁是朱元璋。刘剑心笑道:“朱大哥,你可真受欢迎。”
朱元璋淡淡一笑。
陶安立时走到他身前,躬身行礼,道:“龙姿凤质,非寻常人也,我辈总算有主了。”
朱元璋甚是喜欢,笑道:“不用多礼。”
安顿妥当,朱元璋叫上刘剑心,又将陶安、李习招去,讨论时局,征询对平定天下的意见。
陶安率先开口:“放进四海鼎沸,豪杰并争,攻城夺地,忽争雄长。多数人的志向都在子女玉帛,图一时之快,没有拨乱救民安天下之心。明公率众渡江,神武不杀,百姓心悦诚服。如此顺天应人而兴吊民伐罪之师,平定天下,不是难事。”
刘剑心笑道:“陶公说的话很有道理,朱大哥,你说是么?”
刘剑心最让人敬佩的不是他的修为,而是他的学习能力,这一点无论是武功修仙,还是军事打仗,都从他身上显露出来,这一两个月来,他每日跟在朱元璋身边,耳濡目染,又有心学习,虽然平日不说话,其实已掌握了不少技巧。
朱元璋笑道:“刘兄弟说有理,那自然有理。我下一步准备攻取金陵,你们觉得如何?”
陶安道:“金陵自古以来,都是帝王之都,龙蟠虎踞,形胜之地。长江天堑,进可攻退可守。若由此出兵,兵临四方,则合往而不胜?”
刘剑心笑道:“朱大哥得如此人才,真是幸甚!”
众人讨论了一番,朱元璋见陶安思路敏捷,谈吐高雅,便留他做了幕宾。
这一年,陶安才四十六岁,而与他一同而来的李习已经八十多岁了。
刘剑心见此时大事初定,便又想告辞,但朱元璋说道:“我攻下这太平城,太过简单,只怕元军转眼便来夺取,你在我身边,我才有信心。”
刘剑心无奈,只得留了下来。
朱元璋对太平无疑十分重视,改太平路为太平府,任命李习为知府,设了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任大元帅。这翼元帅府乃是城西元朝地方兵制,一翼便是一个万户府。
李善长为帅府都事,汪广洋为帅府令史,潘庭坚为帅府教授,陶安、宋思颜等人为参幕府事,着令乡下百姓为民兵,居民蓄积,悉数运入城中,以备长期固守。
三日之后,兵士来报,说元军集合重兵,前来争夺采石、太平。
朱元璋问何人来打。
报道:右丞阿鲁灰、枢密副使绊住马、中丞蛮子海牙等用大船截断采石,封锁了姑孰溪口。
朱元璋眉头大皱,连忙传呼各位儒士参谋,厅堂之中,聚集了二十多人,都是有名的儒士,通晓历史兵法。
但都觉得元军委实太过强大,如今朱元璋不禁不能东渡,便连回到和州的通道也已经被截断,而后方山寨民兵元帅陈野先率领数万地方水路劲旅攻打太平,更是心腹之患。
朱元璋亲自登城指挥抵抗,刘剑心见密密麻麻的兵士不要命的攻城,忍不住飞掠而起,落在城下,一人横扫,几次三番将敌军逼了回去。
众将领第一次见他出手,却能以一人之力,抵挡千百雄兵,不禁对他敬若神明,只要刘剑心往人群中一站,他们便士气大涨,杀起敌来,奋不顾身,硬生生将战力提升了一截。
敌人几次攻击,都不能破城,只得退去。
到了第二日,再次涌了上来,刘剑心又飞掠而起,要出手相助,便在此时,一声轰然大喝传来,叫道:“想不到小小城池之中,居然还有仙人,嘿嘿,让贫道来会会你!”
第一七九章 破敌军 擒获陈野先
一人从元军中飞了起来,迎向刘剑心。
紧接着又有几条人影飞掠而出,三个都是道人,还有一个是个和尚,满脸横肉,瞧来孔武有力。
彭莹玉暗叫一声不妙,御空而起,以一敌三,居然拦住了那三个道人。
和尚直扑城头,要拿下朱元璋,忽听两声娇叱,慕容二女同时出手,将他震下城去。
朱元璋镇定自若,早已知道敌军之中,必有高手,如今刘剑心屡次出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