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这儿不适合谈话,请陈大人随本王回王府相谈如何?”楚豫承被陈永贵的不放弃给弄没辙了。
“甚好甚好。”陈永贵顿时不委屈了,喜笑颜开。
一行人因为这个插曲,提早打道回府,但今日算是玩的极尽兴了。
王府书房。
“王爷,您说的水稻种植法反复实施了3年,已经确定亩产增加五成,您应该尽快将此利国利民的好事告诉皇上啊!“陈大人苦口婆心的劝道。
楚豫承懒散的摇着扇子,“陈大人,本王没拦着你。这种水稻的法子是您想的,您只管报上去便可,只一点,你别提本王的名字便成。”
问题便出在这,这水稻种植明明是楚豫承和添情他们一同琢磨出来的,可楚豫承非是不承认,都推到陈永贵这儿来。陈永贵不明白了,这种大功劳祈王爷为何不要?
楚豫承对农作物产生的兴趣,起因是当初太傅对添情的提问衍生的思考。楚豫承想着,百姓吃饱,人心就稳。那么,百姓务农是能不能让农作物产量更多呢?
陈大人是户部巡官,掌巡察及处理荥阳亩地、赋税等事务。他原本对这个年纪小小空降荥阳的王爷无甚期望,就是指望着人家别是浪荡性子,别在荥阳横行霸道便上天保佑了。但得知祈王爷在鼓捣着水稻种植,陈永贵虽没报有期望,但也不由的对这心系百姓的王爷大有好感。
陈永贵在户部也待了30几个年头,对如何种植农作物也是很有见解的,便一一与楚豫承讲了。
楚豫承来荥阳这个封地,此地大多的农作物是水稻,他们便查阅古籍,反复实验,几个孩子还真钻研出些门道。
楚豫承他们找出了抗寒性、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如龙粳、垦稻。也了解到种植水稻品种不能过度单一,要提高农户水稻生产整体抗病抗灾能力。
楚豫承下令整了一亩地,按照他们的想法种植。他是王爷,底下的人只当他想玩闹,但连陈永贵也没想到,一开始的小打小闹竟真有成效。
楚豫承提出来的水稻种植法在荥阳大面积推广,虽然一开始并非一帆风顺,但三年下来,已经完全成熟。陈永贵激动的想要立即上达天听,也想上折子大大夸赞楚豫承。但这一想法被楚豫承知道后,直接被拒绝。楚豫承他不想让人知道此事是他所为。
楚豫承直截了当的说要将此功劳记在陈永贵头上。
陈永贵自然不肯,再之后这段日子楚豫承便开始躲着他,接连好几日他去王府都被用各个理由拒绝。今日得知王爷外出游湖,陈永贵拼了命也要见到他。
“王爷,这是您和添情公公几人想的,臣不敢冒领功劳啊!”
陈永贵最近无所不用其极要见楚豫承,就是要缠着他答应应下这功劳。
楚豫承巴不得陈永贵冒领呢。他只想安安分分的在荥阳待着。若是这请功的折子上去,让他几个皇兄知道他在封地都如此‘不安分‘,怕又要出什么幺蛾子了。
楚豫承给待在一旁淡然站着的添情一个眼神,让他替自己应付陈永贵。
添情淡漠的对陈永贵拱了拱手:“陈大人,王爷此举造福百姓,但王爷不逐名利,莫为难王爷了。”
陈永贵对上添情这张冷脸,仍不死心,反复劝说。
“王爷曾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功名利禄于王爷不过是过眼云烟,陈大人莫在劝说了。”
添情不为所动,淡淡的说道。
陈永贵敬佩的看向楚豫承。
楚豫承摆出一副深藏功与名的高人表情,成功唬住陈永贵,实际上楚豫承瞄一眼添情,暗道他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了。
“王爷淡泊名利,臣佩服。”陈永贵跪下身,对楚豫承拜道:“臣替大楚黎明百姓叩谢王爷。”
作者有话要说: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是出自诸葛亮的戒子书哟
晕动病
和亲公主在楚境内遇刺,此事非同小可。
康永帝收到快马加鞭送来的信后,便让楚豫承即日护着伶硕公主回京。
皇城里,几个皇子纷纷得知五年未归京的祈王要回来的消息。他们同心腹连夜商议,琢磨楚豫承在此时回来,会不会对如今的形势造成变动。
那厢,浩浩荡荡的队伍朝京城的方向行去。
黎卿坐在马车上,脸色苍白。这一路的颠簸,让她知道,原来她是会晕马车的。这古代的交通设备实在太难以忍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