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第一章 不可以一天不恋爱 1
九十月份的北京,乍寒还暖。
由于昼夜的温差开始加大,天气晴好的午后,穿一件单衣走在街上还嫌热,到了太阳早早落山的傍晚时分,不得不加件外套在外边。偏偏三四级的小北风在下班的时候来凑热闹。更苦了那些没有车的上班族,务必要将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才敢把自己抛出写字楼。
所以这些人就经常埋怨,电视上的所谓“穿衣指数”根本不是给他们看的,进而抱怨有所谓的“天气预报”害人不浅。明明头顶是晌晴薄日的艳阳天,却预报说有雨;赶到真下雨了,预报又信誓旦旦地强调说降水概率仅占30%,让人费猜。索性大家在心里早已经达成共识:
别看“预报”——看“天气”!
许多人慕名找上小武,让她给“算算”,无非是想预测一下自己人生和情感的阴晴变化、吉凶祸福。小武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预测的本事。况且,以自己的年龄和阅历妄谈什么“预测学”,本身就很可笑——这不成了“小巫婆”了?!她给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是心理辅导和“人生规划师”——有意回避开自己与生俱来的所谓预感和“神通”。
这给小武心理以很大的安慰。
她要求的也简单,就是希望大家能以对待“天气预报”的那种宽容和调侃态度,来接受她的辅导和咨询——说的对了,心满意足,皆大欢喜——不对,更开心才是。
小武因此可以利用工作之便,交到不少掏心掏肺的好朋友。
她就是喜欢朋友,喜欢跟朋友在一起,品茶,聊天,吃饭。
小武有一手好厨艺,只有她的朋友,才有口福品尝到她独家秘笈的私房菜。为了这原因,认识的、不认识的,许多蓄谋已久要吃她的,都成了小武的“朋友”。小武说整个家里她最看重的一块地方就是客厅,因为在那儿,容纳了她和她的朋友们的故事,以及遗落的心情。
已经是下午的五点钟。最后一抹清冷的阳光慢慢退出餐桌。
小妹(小武家的年轻保姆,平时在家就她陪在小武身边)已经在厨房开始准备晚饭了。一切都是按照小武的要求,按部就班。原料是小武亲自上街采买的,哪怕一个小小的配料,牌子也不能错,否则做出来的菜的滋味就会大打折扣,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也正是许多人的人生之所以过得一塌糊涂的深层原因。
——还是那句话:细节决定成败。
北京站的“东方红”钟声悠扬飘进小武家的客厅。
许多人在小武家听到这久违的钟声,竟然会泪流满面,仿佛突然间又把自己带回了各自记忆中的遥远年代。只要身在北京,不管是不是北京人,大概都会对这充满特定历史感的神圣而庄严的报时钟声,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情结。或许是与恋人的一次短暂分手,或许是与亲人牵肠挂肚的离别,或许是老插们当年曾在心里奔涌过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青春理想,或许是北漂一族独自闯荡京城时的期待与彷徨……
——是教堂的钟声吗?怎么会有如此荡涤心灵的力量?
钟声的第一个意向,理所当然是提醒我们时间的存在。人们在时间面前肃然起敬,每一个时间都是不可重复的。时间永远走在人生的单行线上,无可逆转。尽管钟声的回荡总是一二三四,周而复始……
然而你要以为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而也是最最残酷的——那么恭喜你,你又错了!
小武今天要请的客人,将会颠覆你以往的成见。
“你猜她有多大?”小武指着照片上跟她一起合影的女人给我看,问我,考察我的眼力。
她已经像这样问过N多人了,无一回答正确。这让小武颇自以为得意,对别人的无知有一种不怀好意的沾沾自喜。
照片上的女人长得确实很妩媚。吊带装,隐约可见出身材的玲珑和*。说难听点,应该比小武第一眼看上去更年轻,更能勾住异性的眼球。
“总有四十了吧,看着比你还老呢……”我故意这么说,实在是因为小武刚才的言语误导,反正只管往大了说没错。但从心里,打死我也不能承认,照片上的女人大于三十五岁。
“ 哈哈,就知道你猜不对!”小武的笑声透着幸灾乐祸的味道。“告诉你,阿萨的年龄,今天周岁58岁。”
“这也太离谱了吧?!”
之前像我一样的测试者,据说也都像我一样的反应,感到判断力遭受了侮辱。我曾经见过毛戈平当年给刘晓庆大姐画的妆,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