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1/4 页)
剑能在上面留下痕迹,却是当真不凡。
于吉面沉似水,方才试探性的一击,他已经知道面前这青年道人的实力委实可怕,而对方只称赞剑好,却似有鄙薄自己剑术之意。含怒举起藜杖望空一指,那柄短剑登时再次化为白光,在空中施展出一路夭矫如龙的剑术,向着禹天来击刺斩杀。
经过方才交手的一合,禹天来也试出对方这柄短剑固始锋锐无匹,剑中蕴含的力量更是极为可怕,自己如今虽有外景之境的实力,却也难当此剑一击,当下不敢怠慢轻忽。他又是首次遇上这等御剑遥击之术,便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将不工剑施展开演化一路“四相剑诀”中的“地”字诀剑势,厚重大剑化作铜墙铁壁风雨难入。那短剑所化白光连番攻击,却都被无懈可击的守势迫退。
双方一攻一守激斗半晌,禹天来看到那道由短剑所化的白光在空中越拉越长,到后来已经变成一条长达三丈的银白光龙,剑上的力量亦相应不住增长,自己承受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大。他深知久守必失之理,此刻也大致了解了对方的手段,也该是反击决胜之时。
一念及此,禹天来手中不工剑的剑势先是向内一敛,而后便有黄、黑、赤、青四道光华冲天而起,与空中那条剑光所化光龙纠缠在一起。
第二百零四章 剑与气,法与武
那四道光华是从禹天来手中不工剑的剑锋中飞出,在空中幻化成了四柄尺寸形制与不工剑一模一样、只是色泽不同的光剑,却是他以“四相剑诀”的剑意分别与本身罡气融合而形成的剑罡。
前世禹天来在内景之境时也能施展剑罡手段,但那动辄数丈长短的巨大剑罡威力固然浩大,控制和运用却稍显单一。如今他晋升外景之境,不仅可以将剑罡压缩凝练至近乎真剑,更可以凭借外放的精神力与剑罡的剑意勾连,如臂使指运转自如。
此刻他凭借强大的精神力一心四用,御使四道剑罡分别用出地、水、火、风四相剑诀,彼此相辅相成俨然已经形成一座剑阵,竟然渐渐地将于吉那道剑光困在当中。
于吉面色严峻冷沉,一面竭力运转御剑之术,控制空中剑光变化,在对方那座隐成四相之势的剑阵之中上下四方冲突不休,一面却又再次举起手中藜杖朝向禹天来脚下的地面一指。
霎时间,一条巨大的裂缝凭空出现在禹天来的脚下,宛如一张恐怖的大嘴要将他吞噬。
禹天来身形倏地升空后凭虚而立,双目却注视着地上那黑幽幽深不见底的裂缝,猜测对方的手段绝不只此。
果然,伴随着一连串的轰然巨响,数十根足有碗口粗细的石笋从裂缝中飞出,宛如一根根巨大的弩矢般向禹天来攒射。这些石笋的尖锐的顶端闪烁着神秘的土黄色光华,显然其杀伤力绝不止于本身的重量与尖锐,更厉害的是附着在其上的厚土之力。
禹天来右手持剑,左手化为掌势向下一按,将“截道八击”中的“龙飞”“蛇蟠”二式融为一式“龙蛇合击”,登时便有一片白蒙蒙的罡气自掌心发出,在空中化作数十条手臂粗细的龙蛇,数十条形神毕肖、鳞爪飞扬龙蛇罡气震荡空气,发出摄人心魄的龙吟蛇嘶,龙罡霸道,蛇罡阴柔,在虚空之中来回穿梭,截击由下方飞来的石笋。
空中轰然爆响之声不绝于耳,那些石笋没有一根漏网,尽都被或刚或柔的龙蛇罡气炸得粉碎。
轰碎石笋之后,龙蛇罡气却并未消失,依旧发出漫天嘶吼向着地面的于吉铺天盖地地落下。
于吉脸色一变,身形化作一阵轻烟消散,几乎在同时又出现在禹天来攻击范围之外的另一位置,并将手中的藜杖狠狠地在地面上一顿,口中喝道:“地火炎龙,出!”
一阵沉闷的吼声从那条仍未合拢的巨大裂缝中传出,空气霎时间变得无比干燥炽热,随即便有一条足有水桶粗细十余丈长短、通体尽是由暗红色火焰形成的火龙飞腾而出,向着仍然凝立在虚空的禹天来扑去。
这条火龙是于吉以从地底引发的地肺毒火幻化而成,其威力足以销铁熔金,绝非任何血肉之躯可以承受,是他压箱底的手段之一。
禹天来脸色凝重,反手将不工剑挂在背后,右掌微屈如穹庐,掌心罡气流转演化星辰运转之理,缓缓向下按落;左掌平伸如大地,掌势厚重如负载万里山河,缓缓向上托举。
随着他双手合拢之势,空中蓦地现出一上一下两团庞大的罡气虚影,上方的一团青冥如苍天,其中隐隐现出日月星辰,下面的一团暗黄如大地,其中隐隐现出山川地理。两团罡气便如两片巨大的磨盘一般向中间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