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第1/4 页)
吧?无不少字”
铁公济想了一下,还是站出来躬身行礼,道皇上,不是微臣杞人忧天,而是因为这银子实在是不够花啊……微臣虽然没有仔细的统计,但是近日里约略的计算了一番,这国库当中的3300万两白银,实在是不够花。
微臣且不说修路、造船、修建港口、改进火枪火炮、从西洋购买火枪火炮这些大头,微臣也不说文武百官们的俸禄,王爷们的俸禄,还有其他的一些费用,微臣就说说这军饷一事,就令人堪忧啊……
如果算大明军队50万,每个月一两银子饷银,那么一年就需要600万,外加军械,伙食等开销,一年就需要上千万两白银。
这还是在边疆无战事的情况下的计算,如果真的打仗了,所谓火炮一响,黄金万两,微臣恐怕一年的军费就需要1500万两以上,这还是保守估计。
现在皇上还在加大赏赐,到处都要花钱,那么上面的说出的这些数字会更大……就拿禁卫军这一万人来说吧,自从实行甲等兵乙等兵和普通兵不同饷银的制度以后,按照每个月每人二两四钱饷银计算,那么这一万人一年就需要饷银28万八千两,再加上伙食、军械、皇上的赏赐、足球比赛的奖励等开销,一年的总花费恐怕会超50万两……
由此看来,光军费一年都要消耗掉1500万到2000万两,再算上皇上实行的其他政策,也要消耗大量的银子,恐怕微臣再一毛不拔,精打细算,这3000万两白银也只顾使用一年啊。
未来两年,因为皇上免除了老百姓两年的赋税,朝廷没有赋税收入,所以微臣心中担忧啊,一年之后,到底办啊?就算皇上拿出内努的两千多万两白银出来,也只够勉强的再支撑一年……”
说到这里,铁公济的脸上露出了汗珠,显然是心中压力太大的缘故,程真心中也自感动:这家伙不,不但精于计算,而且忠心耿耿,唯一遗憾的就是,他没有朕这么无耻,不会像朕这样找到这么多搞钱的法子……下一个搞钱的对象,不就是福王等藩王么,都是极有油水的家伙,再搞一个几千万两出来,问题也不是太大,怕……如果不是要搞福王等人,花这么大力气训练这支禁卫军干嘛……
第二百二十一章 辽东战事
想到这里,程真脸上又露出了标志性的笑容,王承恩翻了翻白眼,看了看铁公济,脸上跟跟着露出了笑容,心想:现在是皇上不急,老子这个太监也不急,你铁公济急个屁,看皇上这幅稳坐钓鱼台的样子,肯定又有什么阴损的主意可以解决问题,唉……
铁公济看到程真脸上的笑容,也是有些不解,出于臣子的礼节,他还是跪下谢罪道:“微臣无礼,微臣是因为关心国库的情况,忧心大明朝的财政,所以才如此的直言不讳,但请皇上原谅……”
程真笑道:“起来吧,你知道朕不会责罚你,还如此的惺惺作态,搞得跟宪之一样酸腐,何必呢?铁公济,朕现在就告诉你,就算国库用完,内努告罄,也不必担心,你们难道忘记了,太祖宝藏还在朕的手中,有太祖皇帝在天之灵帮助,你根本就不必担心。
这话就好像给铁公济吃了定心丸一样,虽然他精通西学,而且善于计算,但是太祖宝藏的神奇传说,铁公济是知道的——凡人拥有了太祖宝藏,就能够当上皇帝;皇帝拥有了太祖宝藏,那么大明朝的天下可保无忧,凡事都能够迎刃而解,就是这么个神奇的传说。
而且,这个传说还印证过一次,大明英宗皇帝的时候,乜先带着数十万瓦剌大军兵临北京城下,当时大明形势岌岌可危,如果乜先打破北京城。
那么大明朝就会土崩瓦解。
但是景泰皇帝命令兵部尚书于谦,带着藏宝图找到了太祖宝藏,然后用太祖宝藏得到的银子厚赏大明军士,购置刀枪剑戟和骏马,召集天下英雄勤王,将乜先击退,挽救大明朝于水火……
自从这件事情以后。
太祖宝藏就成为一个神奇地传说,而且越传越是玄乎。
就算是铁公济这等聪明绝顶的人物,也是对其深信不疑。
程真看到铁公济心神大定,面上的神色也缓和了起来,不由得心中暗笑:还是诸葛卧龙那个老狐狸说得对,这太祖宝藏,不挖出来比挖出来更有价值,光拿来唬人就已经威力如此巨大了。
哈哈……
当下程真对铁公济笑道:“铁公鸡,其他的事情朕允许你一毛不拔,但是禁卫军这5000支精良的西洋火枪,每支火枪配备100枚铅子,却是一样都不能少。
上次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