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1/4 页)
布局,又必须要在此之前拿出一个具体的规划来,也必须要很快的得到执行。所以,即使很仓促,昨天我也把这个问题直接提了起来,也是为了能打消投资商的一些顾虑,也没来得及跟袁书记你沟通一下,要说声对不住啊。”
“没什么,没什么,”袁宏军连连摆手道,“沈书记你有发展的战略眼光,站得比我高、看得比我远,梅溪镇的成绩又摆在那里,是我之前没有更主动的找你虚心学习。”
看袁宏军脸上并无不悦,看来对两镇合并发展的事情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抵触,沈淮暗里心想这点还真要感谢潘石华这次定点将周明空投到鹤塘镇当镇长呢;要不是周明给袁宏军这么大的压力,心想袁宏军大概也不可能一点都不抵触两镇合并之事吧?
“哪里,我也就是仗着年纪轻,不怕栽根头,敢胡乱闯而已。”沈淮边笑着说话,边坐上袁宏军的车,一起往区里去见杨玉权跟潘石华,他这时也未必有十全的把握断定区里就没有一点阻力,但能跟袁宏军取得共识,只要袁宏军不公开抵触两镇合并,阻力就能减少许多。
沈淮就趁着坐车到区里这点时间,把他关于两镇合并发展的一些想法,跟袁宏军沟通了一下。
说实话,袁宏军刚听到这个消息时,也感到很突兀,心里也很是不快,但不得不去考虑更现实的状况。
昨天沈淮是在市委书记谭启平面前直接提到两镇合并发展这个问题,无论是通过还是不通过,他这个小小镇党委书记插话的余地其实很小,区里也不会特别重视他的意见。
袁宏军心里就想,两镇合并发展的问题,要是潘石华或杨玉权这样的人物提出来,他还会不会感到愤怒?袁宏军知道,那样的话,他虽然会抵制,但不会有资格去气愤什么。
这段时间来,无论是车轧高小虎,还是扳倒英皇王子亮,还是叫潘石华的堂兄潘石贵走投无路、“畏罪自杀”,就算高小虎、潘石华、葛永秋等人在某种场面上都不得不向沈淮低头认栽,袁宏军也知道他要是仅把沈淮看成跟自己同等级、同等地位的普通镇党委书记看待,那就太愚蠢、太不知死活了。
这么想,袁宏军的心里就平衡了许多,就能以相对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两镇合并发展的问题。
第一卷 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宏军的权衡
更新时间:2012…10…19
潘石华自然不希望梅溪、鹤塘两镇合并。
沈淮是在谭启平、熊文斌面前直接提起两镇合并的事情,潘石华也无需担心没有办法给熊文斌交待,不是他不努力,周明的位子是沈淮合并没有的,只是潘石华还是堵着一口气,顺不过来。
原因无他,就在八天前的区常委会议上,就是他力顶周明到鹤塘当镇长,又因为其他区常委抱着不得罪熊文斌的缘故,杨玉权也被迫含糊的同意了这事。
区常委开会讨论才过去八天,沈淮就推动两镇合并发展——杨玉权有没有得到沈淮事先的通气,大家都不好猜测,但大家都知道潘石华作为堂堂副书记、区长是肯定给完全蒙在鼓里,玩弄于股掌之间。
对于真正知道实情的人,对潘石华事先没有得到沈淮的通气,会觉得无所谓,这段时间东华给沈淮抽脸的中层干部也不止潘石华一个,潘石华也没有什么好丢脸的。但上上下下,更多的是不知实情的人,看到一个区长压不住乡镇党委书记,给一个乡镇党委书记当成猴在耍,就当成潘石华的笑柄。
潘石华通知袁宏军早半小时过来,他是认为袁宏军在鹤塘镇党委书记的位子上坐得好好的,应该会非常抵触两镇合并这件事。
他想让袁宏军在下午的会议明确提出反对意见,这样他才有拖延下去的借口。他看得出谭启平未必就十分赞同两镇合并发展,有时候只是缺乏直接拒绝的借口,才把球踢到区里来,区里要有分歧、争议,这件事就能拖下去。
镇党委书记对很多基层干部来说,是一生孜孜不倦追求而不得的目标,坐上了,谁会轻易言弃?潘石华对袁宏军不是十分的熟悉,但他认为袁宏军不可能弃镇党委书记的位子不坐,而甘居沈淮之下或调到区里另任闲职。
只是,看到袁宏军与沈淮一起进区政府大楼,潘石华心就凉了一截。
袁宏军、沈淮比约定时间要早过来,杨玉权当仁不让,将他们喊到自己的办公室里来。
杨玉权也要先摸一摸袁宏军的态度,两镇合并,其他事情倒是罢了,关键是要撤消一个镇的行政编制,人事上的变化会极大。
两镇合并发展,自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