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悄看了看已经熟睡了的西西,她太累了。最残酷的莫过于:听她说她快乐,我也快乐起来。
一夜没睡踏实,转天脸色就很难看,西西说像白菜帮子的颜色。她提议说:我们应该到教授那里去,做一做咨询。我答应了。到了那,我才知道,原来他开的是一家心理诊所。在一座居民楼的底层,是挺不显眼的一个地方。走进去,竟意外地发现客厅里有那么的患者,有伏尔泰那样的老头,也有哈里?波特那样的孩子,见了我这么一个陌生的面孔出现,他们都咄咄逼人地盯着我,个个目光严峻,严峻得犹如一支支的利箭射过来,我甚至能感觉到他们的呼吸吹拂着我的皮肤,凉飕飕的。我不禁打了几个寒战。
他们称呼教授为“先生”,说是恭敬显然不确切,确切的应该说是崇拜,他们见他,不是来治疗,而是来朝圣!仿佛这里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小世界。这里的氛围很快地就传染给了我,在等待就诊的时候,我仿佛是物质的完美的没有生命的形态在迎接精神的来访。
()
当我坐到教授跟前的时候,我甚至紧张起来,就像一个愧对上帝的人在上帝的面前那样,也像个纳粹面临着纽伦堡审判,我开始颤抖和流汗。教授只例行公事似的跟我打声招呼,就叫他的助手带我去做心理测试,所谓心理测试,就是在电脑上回答一些问题,据说那些问题是牛津大学心理研究中心精心研究的结果。我从声音上判断出,带我做心理测试的那个女孩,就是平时接我电话的人,她的步态是那么的年轻和轻盈,而谈吐又是跟金丝雀啭鸣那样的清脆和悦耳。也许教授太优秀了,所以他身边的人也跟着优秀起来。
走出教授的诊室,我立刻被门外的患者包围了,他们七嘴八舌地问我教授是怎么给我诊断的,我说我只是第一次来,仅仅做了个测试而已,他们就不再纠缠我了,劝我说只要往后常来 ,病就一定能好,相信教授吧,教授绝对是个天才。都说教堂了是虔诚的,而这里比教堂里更为虔诚。
离开这里,我感觉轻松了许多。我对西西说:原来我以为这个世界上就我一个人是倒霉的,到这一看,跟我一样倒霉的人这么多,顿时觉得我的病好了一半。
西西说:你心理真阴暗。
人的因素
我该说一说李斌了,我早该说一说李斌了,我有那么多值得说一说他的理由,我为什么迟迟不去说呢?
事实上,在我住院不久,我们的关系就由医患变成了朋友了。他是否能治好的病,在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为我的病付出了他所能够付出的,这就足够了。我的病,连著名得不能再著名了的老中医都束手无策,又怎么可能去指望一个初出茅庐的学中医的博士生呢?
不过他说过这么一句话,给我很深的印象:每当我面对一个临终的患者,知道我是留给他对这个世界的最后印象的时候,我就羞愧不已,觉得自己太无能了,真想一头撞死。
在他的意识里,医生应该是一个灵巧的主妇,有人给您领来一个病入膏肓而又焦虑、烦闷和悔恨的人,而您只用掸子掸几下,他便恢复到本来的面目,感情被擦得闪闪发光,希望之窗也打开了……正因为他这么想,所以才选择了做一个医生。
他是在安徽的一个穷乡僻壤长大的。据他说,他在十九岁以前甚至都没见过汽车,无论是轿车还是卡车,一概没见过。还好,他自小喜欢读书,除了给家里喂牲口之外,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做功课,别的孩子只在学校里学习,他是在哪都抱着个课本,谷仓啦,地窖啦,马厩啦或菜园子啦,都是他的课堂。就这么着,他的考试自然错不了,乡试第一,县试第一,地区还是第一,最后以全省第一的好成绩考进了中医学院。
在大学里,学长学弟忙着寻求浪漫,只有他埋头读书,他说不是他不想浪漫,洗漱的时候,透过盥洗室的镜子一看自己的模样,矮个子,黑皮肤,蓬蓬松松的头发跟乱草一样,而且还一眼大一眼小,照完镜子,除了读圣贤书之外,他就啥心思都没了。
我说:你总不能独身一辈子吧?
他说:无所谓。
我说:不行,你就降低点条件,随便找一个凑合了。
他反倒说:都是人,凭什么我就要随便找一个凑合呀?
我哑口无言了。
医院上下对李斌的评价只有两个字:要强。别人不收的危急病人,他收;别人见了疑难杂症患者都躲,他却抢着要——这一点倒是跟堇子很近似。
从我认识堇子的第一天起,我就百般刁难她,知